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8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在磷石膏生产硫酸工艺基础上,采用磷石膏钙渣为原料制备高品质轻质碳酸钙,结果表明:在Ca(OH)2乳液质量浓度为90g/L,碳化温度为30℃,CO2流量为1.2L/h,碳化搅拌速度为2100r/min的条件下,制备的碳酸钙产品的沉降体积和pH值最优。电镜扫描发现,产品粒径大小均匀,呈球形。理化分析其品质达到HG/T2226-2000《工业沉淀碳酸钙》优等品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钾钙肥中硅的缓释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钾钙肥中有效氧化硅含量高是否影响钾钙肥的缓释性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水和2%柠檬酸溶液为浸取液,测定了氧化硅随时间变化的溶出率,模拟植物吸收养分进行实验,测定了氧化硅的累积溶出率,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回归分析;参照Trenkel提出的缓释标准验证了钾钙肥中硅的缓释性效果。研究不同面积及不同溶剂量对缓释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植物吸收养分的情况下,钾钙肥中硅的养分溶出速度缓慢,具有较好的缓释性,其累积溶出率完全符合缓释肥所要求的肥料释放率,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3.
分别采用水浸泡法、间歇连续淋洗法和连续淋洗法研究了钾钙肥中氧化硅的缓释性,考察了不同模拟土壤介质的淋洗结果,并从介质饱和含水率、水分张力和阳离子交换量等方面分析了模拟土壤的效果。试验表明:水浸泡法与无介质连续淋洗法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都符合y=ax+b释放模型;相同介质间歇淋洗法和连续淋洗法结果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蛭石+草炭(体积比1:1)能更好地模拟土壤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抗肿瘤药盐酸厄洛替尼的生物利用度,以盐酸厄洛替尼(ELTN)为客体、八元瓜环Q[8]为主体,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Q[8]对盐酸厄洛替尼的超分子相互作用。考察了溶液pH对作用体系的影响,同时研究了Q[8]对盐酸厄洛替尼的增溶性和溶出度。实验结果表明,在pH7条件下,Q[8]与盐酸厄洛替尼能够形成包结比为2∶1的稳定包结物,包结物的稳定常数为3.9×10~(12)L~2/mol2。Q[8]的加入能明显改善盐酸厄洛替尼的溶解度,并提高盐酸厄洛替尼的溶出度,且溶液酸性越强,效果越显著。在人工模拟胃液(pH 1.2)中,包结物Q[8]-ELTN的累积溶出度提高了近14倍,说明Q[8]不仅能提高盐酸厄洛替尼的溶解性,还具有潜在的药物运输载体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以乙醇作溶剂,合成了5-溴水杨醛烟酰腙配体化合物,同时制备了5-溴水杨醛烟酰腙与Mg(Ⅱ)的金属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法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配体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陶晨  孟铁宏 《广州化工》2013,(12):244-245
医学化学是全国高等医学类专科院校医学卫生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课程的学习的基础。基于目前医学高等专科现状,传统教学模式以很难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医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针对医学化学教学现状和高等专科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由浅入门,注重基础,服务专业,提升兴趣,项目教学等方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比较发现:相比于传统教学,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成绩进步明显,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该研究可为我国高等医学专科学校医学化学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多巴胺类药物在以瓜环为载体的超分子药物包合物方面的应用,选取了3种具有不同空腔大小的瓜环: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七元瓜环(Q[7])、八元瓜环(Q[8]),利用核磁共振氢谱、MALDI-TOF质谱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手段探究了3种瓜环与药物分子多巴胺(DA)的超分子包结行为。结果表明,DA只位于TMeQ[6]的端口,与空腔较小的TMeQ[6]形成端口作用,而进入了空腔相对更大的瓜环Q[7]、Q[8]的内腔形成了主客体超分子药物包合物,为利用瓜环作为药物分子传递、缓释的载体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改性拜耳法赤泥为原料,通过盐酸浸溶制备高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并探讨了酸溶浸出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酸溶浸出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盐酸浓度为6 mol/L、盐酸与改性拜耳法赤泥的液固比为3:1、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1.5h;自制PAFC的絮凝性能较单一聚铁、聚铝的好,且其絮体较大、致密、沉降速度快、除浊效果好.该工艺为拜耳法赤泥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二硫化钼量子点(MoS2 QDs)具有优良物理、化学等特性,在催化、荧光成像和荧光传感及生物成像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制备方法及量子产率仍有改进空间.本工作以钼酸钠提供钼源,谷胱甘肽提供硫源,通过"自下而上"一步水热法制备MoS2 QDs,并以其荧光强度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优化MoS2 QDs制备条件中的钼源与硫源比例、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结果表明,最佳钼源与硫源质量比例为1:3.5、最佳pH值为4?8之间、反应时间18 h、反应温度210℃.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出MoS2 QDs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30 h、反应温度220℃、钼源与硫源比例为1:3.5、pH值为3,荧光量子产率高达21%.所制备MoS2 QDs的粒径4.0±0.35 nm,且单分散,富含氨基和羧基官能团,紫外吸收峰336 nm;发射波长为424 nm;半峰宽79 nm.可为MoS2 QDs在高灵敏的离子、生物分子检测以及低毒的细胞成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5-溴水杨醛烟酰腙配体化合物,同时制备了5-溴水杨醛烟酰腙合Mg(II)金属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法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