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四氧化三铁磁性微粒的表面有机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四氧化三铁溶胶,利用油酸对纳米粒子体进行表面改性和萃取实验,获得油酸包覆的四氧化三铁微粒。采用FT—IR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对改性后的纳米粉体进行结构和形貌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油酸与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间存在化学键结合。油酸对纳米四氧化三铁微粒进行改性,并且对纳米粒子进行包覆,使外表面形成保护层阻止粒子团聚,改性后的四氧化三铁微粒与有机物具有良好的相溶性,采用表面改性显著改善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微粒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纳米铟锡氧化物粉体的制备及表面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水介质中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铟锡氧化物(ITO)粉体,利用表面处理剂对ITO颗粒进行表面包裹。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分析仪、差热分析仪等分析了该ITO的物相结构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该ITO为锡掺杂的三氧化二铟晶体,经表面包裹后,成为粒径均匀、大小约为50nm、无团聚的纳米粒子。经静态沉淀法分析,该纳米粒子在有机物(MMA)中有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3.
液相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四氧化三铁颗粒,通过X-Ray谱图证实了该粒子的组成结构。通过能谱图(EDS)研究表明样品中含有氯元素,这是因为在纳米级四氧化三铁颗粒表面处理过程中,其表面层与盐酸反应,表面生成氢氧化铁带电颗粒,Cl^-吸附在该颗粒表面,从而有效防止纳米粒子团聚,提高其分散效果。通过HRTEM研究表明,由该法所制得的四氧化三铁粒子主要为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  相似文献   
4.
石墨烯气凝胶(GA)拥有以石墨烯为主体的多孔互联三维海绵状网络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多孔材料,因其具有高疏水性、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吸附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结合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石墨烯、纤维素/石墨烯、碳纳米管/石墨烯、氮掺杂/石墨烯、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等几种体系的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The hydrophobic silica aerogel (SiO2 aerogel) was prepared by in situ polymerization sol-gel method and ethanol supercritical drying, with tetraethoxysilane (TEOS) as silica source, phenyltriethoxysilane (PTES) as modifier, ethanol as solvent and ammonia as catalyst. The effects of n(PTES)/n(TOES) were investigated on gel time, structure, and hydrophobicity. The SiO2 aerogel was measur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effects of n(PTES)/n(TOES) were also studied on adsorption property of pentane, hexane, heptane, octane, benzene, toluene, o-xylene, nitromethane, nitroethane, and nitrobenzene. The adsorption intensity of SiO2 aerogel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ctivated carbon. The results show, with the increasing of n(PTES)/n(TOES), the surface area, pore volume, and pore size of SiO2 aerogel decreased, gel time and hydrophobicity increased, and the contact angle could be 154° with n(PTES)/n(TOES)=0.7. The adsorption intensity of SiO2 aerogel with n(PTES)/n(TOES)=0.5 was bigger than that of activated carbon with an average 5.84 times of 10 organic liquid. The adsorption intensity of aerogel with n(PTES)/n(TOES) =0.1 was the best one in all samples with the average 8.33 times compared with that of activated carbon.  相似文献   
6.
非线性轴承-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由于轴承转子系统支承油膜非线性恢复力的作用,使得作用在轴承上的转子的不平衡响应行为比较复杂,用修正的短轴承理论模型对一个实际的轴承转子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计算,得出了在一定的不平衡下,各种转速的不平衡响应,特别是计算出了半频和倍频出现的分叉点,计算结果表明,轴承-转子系统的半频涡动分叉点与转子转速,转子上所受载荷和不平衡大小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聚酰亚胺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低密度、低热导率等优点,但是存在易吸湿、收缩率大且在制备过程中大量使用有机溶剂以及使用价格昂贵的化学交联剂等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性能及其应用,重点综述了二酐与二胺缩合反应法、异氰酸酯法、开环易位聚合法。简述了几种方法的制备原理,同时也总结了聚酰亚胺气凝胶在隔热、抗辐射、油水分离、过滤等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实际应用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提出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要以解决易吸湿、收缩率大、探索其他类型交联剂作为重点。并且,立足于目前聚酰亚胺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对今后聚酰亚胺气凝胶新的存在形态、新的应用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高志强  沈晓冬  崔升  肖苏 《材料导报》2006,20(Z2):145-148
介绍了铝酸锂(LiAlO2)粉体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其目前的主要应用,特别是对LiAlO2粉体的多种合成方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比较了各种合成方法对粉体粒径及其分布、比表面积以及相组成等的影响,并展望了LiAlO2的潜在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四氧化三铁纳米粉在水溶液中分散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本兰  沈晓冬  崔升 《材料导报》2006,20(Z2):164-166,169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Fe3O4粒子,选用柠檬酸铵、白蛋白、PEG200和柠檬酸等作为分散剂,对Fe3O4纳米粉体进行表面修饰和改性,研究了分散剂种类、添加量及粉体含量等对Fe3O4纳米粉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蛋白和柠檬酸铵是水溶液中纳米粉体很好的分散剂;电解质柠檬酸铵作为分散剂时,溶液分散处理都能达到很好的稳定效果;用白蛋白分散时,最佳工艺条件为:纳米Fe3O4粉体含量为40mL标准溶液/100mL溶液,白蛋白添加量为1.6mL.最后采用HRTEM、FT-IR等对其结构和包裹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表面包覆了柠檬酸铵,柠檬酸铵包覆的Fe3O4纳米粒子基本呈球形,单个晶粒粒径约为10nm,制得的磁性液体分散稳定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马佳  沈晓冬  崔升  孔勇  邵高峰  吴晓栋 《材料导报》2015,29(20):43-46, 63
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前驱体制备SiO2溶胶,并分别与玄武岩纤维和玻璃纤维复合,经超临界干燥工艺制备了疏水耐低温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接触角分析仪、激光法导热仪、万能试验机、氮气吸附法对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在常温及低温下均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和隔热性能,玄武岩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增强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接触角分别为148°和142°,常温热导率分别为0.030 W·m-1·K-1和0.026 W·m-1·K-1,-50℃时的热导率分别为0.027 W·m-1·K-1和0.024 W·m-1·K-1,在低温条件下,体积无明显收缩。纤维的加入提供了力学支撑,两种材料不仅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在低温下的力学性能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