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9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59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生物质对煤矸石的助燃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全国  卢志广 《新能源》1991,13(12):28-31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对相控阵雷达更加有效的侦察截获,必须对相控阵雷达波束及其扫描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描述相控阵雷达天线方位向与俯仰向的加权方式,仿真得到了相控阵雷达的方向图;根据此信息,结合不同工作模式下相控阵雷达天线扫描情况,建立侦察截获模型,仿真得到了侦察系统接收到信号的幅度变化图;并对相控阵雷达波束扫描时侦察系统截获概率进行了较深入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猪粪污水提取液为基质,脱NH4+/NH3猪粪污水提取液为对照,厌氧、连续光照、30℃下恒温培养产氢光合细菌,对光合细菌生长、产氢和[NH4+]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显示[NH4+]>0.2 mmol/L,光合细菌生长迅速,而产氢作用几乎被完全阻止,[NH4+]<0.02 mmol/L时,光合细菌停止生长,产氢速度最快.由此可见,通过改变基质中[NH4+]能够有效地调控光合细菌生长和产氢进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燃烧实验对煤矸石的成型燃烧特性进行研究。测得不同燃烧工况下煤矸石成型试样的挥发物产率和燃尽度以及CR助燃剂的助燃效果,利用回归相关分析的数学方法得出煤矸石成型燃烧特性的关联式,并从理论上对CR助燃剂的助燃机理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6.
煤矸石是一种灰分高、热值低、燃烧性能差、飞灰污染严重的煤炭工业废弃物,一般为原煤产量的15~20%。我国1990年的原煤产量达10.6亿 t,居世界产煤大国之首,煤矸石的累计堆存量已达16亿 t 以上,占地几十万亩,且每年还以约1.5~6.0亿 t 的煤矸石排放速度  相似文献   
7.
对生物质焦油进行了馏程试验.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生物质焦油及其馏分的燃烧动力学过程,提出其反应动力学方程。根据试验结果探讨了焦油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为焦油的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影响天然混合红螺菌产氢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研究了以葡萄糖为基质利用天然混合红螺菌生产氢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天然混合红螺菌产氢必须在光照、厌氧的条件下进行,在实验范围内较高光强度对天然混合红螺菌的产氢比较有利,并提出天然混合红螺菌产氢的最佳产氢工艺条件,即温度为32℃-40℃,pH值为5—8,接种量为5%~15%。添加有机氮源可使产氢量大幅度提高,天然混合红螺菌在最佳产氢工艺条件下以1%的葡萄糖为基质时的最大产氢量为1.62L/L,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联产氢烷是秸秆能源化利用的3种重要的生化转化模式。为了筛选出玉米秸秆高效的生化转化模式,在玉米秸秆基质浓度分别为20,30,40,50,60 g/L的条件下进行了光发酵产氢、厌氧发酵产甲烷和光发酵产氢-厌氧发酵产甲烷两阶段联产氢烷的试验,从热力学火用效率和生态火用效率的角度对玉米秸秆单产或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光发酵产氢时,底物浓度为40 g/L的累积产氢量和累积收益火用最大,分别为323.67 mL和3.41 kJ,最大热力学火用效率为1.58%。厌氧发酵产甲烷时,底物浓度为60 g/L的累积产甲烷量和累积收益火用最大,分别为1 546.46 mL和57.38 kJ,最大热力学火用效率为31.01%。氢烷联产时,底物浓度为60 g/L的氢气和甲烷联产的累积产甲烷量和累积收益火用最大,分别为1 554..83 mL和60.83 kJ,最大热力学火用效率为22.20%。3种模式相比,玉米秸秆厌氧发酵单产甲烷转化具有最高的火用效率,且热力学火用效率和生态火用效率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紫花苜蓿酶解液作为光合制氢原料时的最佳产氢工艺条件,对产氢影响较为显著的温度、光照强度、初始pH值三种因素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以获取最佳产氢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水平范围内,各因素对能源草产氢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温度→光照强度→初始pH值;由方差分析可知,温度和光照强度对能源草光合产氢性能影响为显著;初始pH值为不显著;由各因素水平值的均值可见,能源草光合生物制氢的最佳工艺水平为30℃、pH=7、光照度为3 000 l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