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33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一种采用相变材料蓄能的低温热水地板采暖系统形式。建立反映该采暖地板在应用房间中动态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模拟研究不同材料蓄能地板在房间中的热性能;对比研究低温热水型相变材料潜热蓄能式采暖地板与混凝土显热蓄能式采暖地板的热性能差异。分析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和导热系数等因素对该地板采暖房间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相变材料潜热蓄能式地板具有蓄热效率高、室内温度波动小和室内平均温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燃气锅炉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效率低和氮氧化物(NOx)排放浓度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热泵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与降氮协同处理系统。该系统利用换热器和压缩式热泵分级回收烟气高温显热和冷凝余热,以实现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并利用吸收余热的热水对助燃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实现烟气降氮效果。搭建了热泵型烟气余热回收及降氮系统试验台,研究了助燃空气含湿量、空气加湿塔液气比、热网回水温度及流量对系统余热回收和低氮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热网回水温度为40℃、流量为1853L/h工况下,系统余热回收效率可达6.9%,排烟温度可降至24.5℃,NOx排放浓度可降至39.7mg/m3,减排效率可达60.6%。此外,试验工况下的系统供热效率均大于未加湿时锅炉的热效率,余水回收量为20.2~31.2t/a,证明该系统能够协同处理好燃气锅炉的冷凝余热回收、降氮排放、余水回收和消白问题。该系统的最短投资回收期约为4年,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首先指出全世界能源问题。由于全世界经过两次工业革命进入对资源消耗极大的高科技时代,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以及排放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提出了对能源利用的展望,也是对人类未来能源利用的推测。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回收燃气锅炉排放烟气中的冷凝余热,本文提出了1种热泵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方式.该方式分级回收烟气高温显热与冷凝潜热,搭建了热泵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实验台,研究了热网回水温度、热网回水流量对该系统的余热回收效率、余热利用效率、排烟温度、供热水温度与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的影响.该余热回收系统可实现向热网直接供热与向热网回水预热两种运行模式.在预热运行模式下,当热网回水温度为40.0℃,热网回水流量为11.0 L/min时,热泵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烟气余热回收效率是11.9%,其余热利用效率可到15.9%,系统的排烟温度可降至19.8℃,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为3.3.该热泵型烟气冷凝余热回收方式节能效果显著,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既有建筑供热计量的意义我国北方地区城镇采暖能耗是建筑能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北方地区城镇既有建筑面积约为79亿平方米,其中实施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达到38亿平方米,并且大部分是非节能建筑。据统计,目前我国北方城镇地区每年的建筑采暖能耗约为1.5亿吨标煤,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直接接触式烟气冷凝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将低温喷淋水溶液与高温烟气进行逆流换热,回收燃气锅炉烟气的冷凝余热。以燃气壁挂炉作为烟气发生源搭建了实验台,研究了喷淋水温度、液气比、喷淋高度对该装置余热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喷淋水温度为20℃、液气比为13、喷淋高度为1.26 m时,该装置能将排烟温度从102℃降至33℃,余热回收效率可达14%。  相似文献   
7.
程健  张群力 《建筑结构》2012,(8):147-150
杭州湖滨国际名品街塔楼工程改造范围非常广,结构设计难度非常大。主要的改造内容有:1)东塔的底部拆除两层楼板,新加一层楼板;2)西塔的底部拆除三层楼板,新加两层楼板;3)两塔通过新增的三层裙房和标准层连廊连为一体,形成了带错层的连体结构,结构的体型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整体结构出发,讨论结构体系的选择。通过调整结构布置来优化各项抗震指标,进而深化局部构件的加固和关键构件的节点设计,并分析了这些构件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张群力  狄洪发 《建筑科学》2012,28(10):88-92
本文将单位体积蓄能密度较大的相变材料与毛细管网格栅埋入到建筑吊顶中,设计出了一种相变材料蓄能式吊顶辐射供冷末端形式,建立了分析该吊顶在间歇运行工况下热性能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分析不同相变材料物性对该相变材料蓄能式吊顶的表面平均热流密度和蓄能比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得出了影响吊顶热性能的主要因素。此外,对比分析了相变材料蓄能式吊顶与混凝土蓄能式吊顶热性能的差异,指出相变材料蓄能式吊顶辐射供冷方式具有蓄能比更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开放式遗址展厅游客与文物的不同环境需求,本文提出文物区采用置换通风系统与游客区采用舒适性空调系统相结合的调控模式(即游客区-文物区调控模式),参照兵马俑遗址博物馆展厅及葬坑文物区几何尺寸,搭建了模拟展示厅与环境调控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遗址展示厅处于自然通风、游客区单独环境调控、文物区单独调控及游客区-文物区调控4种模式下,空间环境参数分布特性及文物保存环境平衡特性。结果表明:自然通风模式下文物区坑底温度波动值达3. 0℃,平均相对湿度也超过90%,同时开馆期间游客区的平均温度高达36. 5℃,不能满足文物和游客的热舒适性要求;单一的游客区空调系统和文物区置换通风调控系统均只能改善调控区域的局部环境参数;游客区-文物区调控模式可以同时满足游客与文物的调控需求,此外遗址文物的土壤与空气两种环境介质间的温差降至0. 4℃,基本实现了文物保存环境介质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Multi-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s modeling is crucial for building simulations of insulated buildings, which are widely used and have multi-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s characteristics. For this work, state-model-reduction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develop a reduced low-order model of multi-dimensional heat transfers. With hot box experiment of hollow block wall, heat flow relative errors between experiment and low-order model predication were less than 8% and the largest errors were less than 3%. Also, frequency responses of five typical walls, each with different thermal masses or insulation modes, the low-order model and the complete model showed that the low-order model results agree very well in the lower excitation frequency band with deviations appearing only at high frequency. Furthermore, low-order model was used on intersection thermal bridge of a floor slab and exterior wall. Results show that errors between the two models are very small. This low-order model could be coupled with most existing simulation software for different thermal mass envelope analyses to make up for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one-dimensional models, simultaneously simplifying simulation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