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改进了微观一维随机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NS模型)的控制规则,将NS模型中的随机特性作为一个随机参量运用到宏观一阶连续交通流模型(LWR模型)中,重新构建了LWR模型的交通流基本图.在实测交通流数据基础上,应用NS模型和引入随机参量的LWR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测定聚氯乙烯受热分解时释放氯化氢的速率,提供PVC树脂脱HCI的诱导期,降解速率及降解全过程信息。从而确切反映树脂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型TFT-LCD黑矩阵细线化研究。在原有工艺设备的基础上,突破设备局限和工艺瓶颈,通过引入相掩膜技术和背面曝光设备,达到进一步减小黑矩阵线宽的效果。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在普通掩膜板设计上应用相位移掩膜板技术,降低透光区边缘衍射和散射现象,使曝光后黑矩阵线宽降低1.0~1.5μm。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添加背面曝光工艺,使黑矩阵材料在显影后进行背面曝光预固化,改善黑矩阵图形形貌,进一步减小黑矩阵线宽达到0.3~0.5μm。通过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引入和应用,黑矩阵线宽整体降低1.5~2.0μm,达到5.0~5.5μm,可以满足目前高PPI(单位面积像素个数)产品对透过率和对比度要求。  相似文献   
4.
5.
通过实验对热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平板表面向上和向下传播火焰进行观测,研究了环境压力和氧气浓度对火焰传播和熄灭的影响.对于向下传播火焰,火焰传播速度与压力和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为■;利用Damk?hler数将火焰传播速度随压力的变化划分成了两个区域:化学反应控制区和传热控制区.对于向上传播火焰,存在与氧气浓度有关的临界环境压力,将火焰传播划分成两种模式.当环境压力小于临界压力时,火焰为根部退后传播模式;当环境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火焰为燃料退化燃烧模式.两种传播模式的转变压力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强磁场对Sn-3Ag-0.5Cu/Cu扩散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磁场作用下,Sn-3Ag-0.5Cu/Cu扩散偶在170 ℃时效过程中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规律与无磁场作用时相同.但强磁场作用下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速率较无磁场作用时有所增加.通过比较正反向强磁场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影响发现:正向强磁场作用下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速率大于反向强磁场作用下界面化合物的生长速率.  相似文献   
7.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筛选和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高效药剂以及防治适期,开展了3年多地试验。结果表明,施药期由原来的病穴率20%提早到5%,既提高了防效,又减轻了中后期防治压力;不同药剂防效差异大,12.5%氟环唑SC、240 g/L噻呋酰胺SC、75%肟菌.戊唑醇WG等防效高,持效期长,优于井冈霉素单剂。  相似文献   
8.
分析现有的几种恒温恒湿实验室设计方法,针对其空气处理过程中共同存在的再热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分析和实例表明,采用优化设计的空气处理方式能明显降低空调系统能耗。针对改进方案的特点,指出其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研究碱液提取花生壳总黄酮的工艺条件,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花生壳黄酮提取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浸提工艺及相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质量分数0.15%,料液比1:50(g/ml),超声波频率40kHz,超声波预处理时间15min,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两次,花生壳黄酮的提取量可达8mg/g。  相似文献   
10.
花生壳水溶性膳食纤维不同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生壳为原料,经粉碎过筛后,采用一次酸提、二次酸提、三次酸提、微波提取和超声波提取等方法提取其中的功能性成分之一--水溶性膳食纤维(SDF),测定每种方法的提取率和所得到的SDF 中的非淀粉性多糖(NSP)的含量,并计算它们的综合评分。结果表明:在这五种提取方法中,三次酸提的提取率最大,微波提取的SDF 中NSP 的百分含量最大,综合评分是三次酸提最大。同时,还研究了SDF 的铁还原力、钼还原力、清除DPPH 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等五种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