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婉婉任劼章为川常楠楠 《长江信息通信》2022,(3):54-58
检测性能良好的角点检测算法能够应对多幅图像中的不同特征及变化,且能够很好的检测图像中的不同或相似特征。二阶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SOGGDD)可以很好的提取不同方向的图像信息,并且可以很好的应对噪声干扰,研究了,将不同尺度的图像信息和二阶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二阶广义高斯方向导数滤波器的角点检测算法,该算法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的平均重复性,有效应对不同条件的变化。实验采用了标准数据库和角点检测文献中的28张场景图进行比较。通过对该算法和多尺度Gabor角点检测算法进行平均重复性的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角点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Cu-Sn-Zn合金镀层自润滑性能差的缺点,在Cu-Sn-Zn合金镀液中加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采用电沉积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了Cu-Sn-Zn-PTFE复合镀层。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焦磷酸铜24g/L,氯化锌12g/L,甲基磺酸锡15g/L,焦磷酸钾20g/L,酒石酸钾钠22g/L,全氟辛基磺酸钾18g/L,PTFE乳液32g/L,温度50~60℃,pH值11.5,电流密度1.2A/dm~2,搅拌转速300~600r/min,时间120min。考察了镀液中PTFE的质量浓度对镀层的耐磨性、显微硬度、结合力、PTFE的质量分数、外观的影响,并表征了Cu-Sn-Zn-PTFE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和成分。随着镀液中PTFE的质量浓度的增加,镀层的耐磨性改善,显微硬度和结合力下降,PTFE的质量分数先增大然后保持不变。镀液中PTFE的最佳质量浓度为32g/L,在此条件下制得的Cu-Sn-Zn-PTFE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4.
当前道岔故障诊断系统大多采用BP神经网络,但由于BP神经网络结构特点,在训练样本大且诊断系统精度要求比较高时,网络常常会呈现出以下不足:不收敛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如小波分析等对数据的利用度不高、从时域或频域角度分析时不够全面和采用数据降维使用的LLE方法会丢失部分有用数据等.采用GMM聚类方法对兰州车...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取图像特征多方向的灰度强度变化,使检测结果更具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滤波器与学习结合的多尺度角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下采样构建3层图像金字塔,其中每层利用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滤波器获取每个像素点在8个方向的灰度强度变化;其次与图像进行卷积得到幅度响应;然后再输入卷积神经网络进一步学习;最后通过1×1的卷积输出角点响应。将实验结果与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进行比较,提出的算法在重复性、平均精度、定位误差上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7.
针对高速列车在复杂多变环境运行时子空间预测控制器出现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线性二次高斯(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 简称LQG)基准的列车预测控制器性能监控算法。首先,使用子空间辨识算法处理列车历史运行数据获得子空间矩阵,设计基于子空间LQG的高速列车预测控制器性能评价基准;其次,通过在线求解列车实时性能指标并与已建立的性能基准进行比较得到评价指标后,对列车预测控制器进行在线评估;最后,对评估结果为列车控制性能下降进行诊断,即建立控制器性能下降模式库,设计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器,对噪声方差变化、过程模型失配、输出约束饱和及控制参数设置不当这4类性能下降源进行训练学习。将测试集输入分类器进行仿真,得到的准确率分别为95.63%,92.49%,90. 52%和97.56%,表明该分类器可靠性强,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IAP技术的单片机程序升级方法在血液分析仪中的应用。首先设计了由C8051F020单片机与基于PC的上位机组成的升级系统,并以该系统为例介绍了血液分析仪中单片机应用程序升级的基本原理以及升级系统的设计,升级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存储器的分区设计、bootloader程序的设计以及基于MFC的上位机软件的设计。经过实验验证,该系统能够实现单片机的程序升级功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以电感电容并联谐振(以下简称LC并联谐振)电路为核心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设计并对装置进行了测试及结果分析。装置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构成,发射部分由LC并联谐振回路和驱动电路组成;接收部分将线圈电磁感应产生的正弦波经过整流和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测试结果为:当两线圈间距为10 cm时能够达到34%的最大传输效率;当输入回路电流不大于1 A且保证负载LED灯不灭时,两线圈最大间距为52 cm。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轻量化结构设计,提出一种规则驱动的体结构演化方法.首先定义模型中每个体素及其邻域为一个智能主体,将模型内部结构装配问题转化为一个多智能主体系统的优化问题;然后将物理约束和人工策略定义为设计规则,通过引入可废止逻辑表达不完备的知识和约束;最后通过群体涌现行为生成全局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相同规则的控制下根据不同的边界条件演化出有针对性的结构,也可以在相同边界条件下根据不同的规则得到相异的设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