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活性炭为载体,硝酸铜为活性前驱体,采用浸渍法制备活性炭负载铜催化剂,考察浸渍条件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利用单因素方法确定Cu(NO3)2的用量,用Design-Expert7.0软件设计实验方案,建立响应面分析模型。分析认为载铜活性炭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硝酸铜溶液质量分数为20%,浸渍时间为64 min,浸渍比(硝酸铜溶液与活性炭质量比)为5.0,最优条件下制备的载铜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655.95 mgg。  相似文献   
2.
根据潮流调和分析原理,采用河口流速资料,把某一海区的非同步潮流处理为任意日期的同步潮流方法的研究。就澳门~磨刀门附近海区而言,处理后的流场接近实际流场,从而达到潮流资料同步。  相似文献   
3.
李素琼  王焕涵 《广州化工》2013,(19):41-45,73
采用机械力化学技术制备了良好吸附性能的活性炭,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所制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酸屑比、研磨时间、活化温度和磷酸浓度为影响因子,应用BBD(中心组合)进行4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亚甲基蓝吸附值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磷酸活性炭的较优条件为:酸屑比为2.60,研磨时间为29 min,活化温度为390℃,磷酸浓度为22.5%,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达21.5 mg/g。  相似文献   
4.
磁性响应茶渣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共沉淀技术制备了茶渣(TW)/纳米Fe3O4磁性复合材料(magnetic tea waste,MTW),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MTW磁性响应明显,其表面可见有颗粒状物质堆积。MTW对MB吸附量随Fe3O4负载量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并在负载量为23.16%时达到最大,此时MTW表面Fe元素的原子分数为5.24%,比表面积比TW增大85.71%,孔容积增大1倍。在303K下其对MB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为160.5mg/g,比TW提高了9.93%,并具有良好的再生与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由各种矿物成份组成的粘性细颗粒泥沙随坡面径流进入河口区,成为盐水环境中的絮凝沉积物。细颗粒絮凝不仅是海岸河口泥沙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水源保护所关注的问题。影响河口区细颗粒泥沙絮凝的因素极为复杂,它与粘土矿物含量、水介质的含盐度、泥沙粒配、水流动力、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废弃茶梗的开发利用途径,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了废弃茶梗活性炭吸附剂。比较了不同活性炭制备工艺的差别,并考察了氯化锌用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氯化锌直接活化制备的活性炭性价比最高;随着氯化锌用量增加,活性炭的得率逐步提高,碘吸附值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活化温度升高,活性炭得率不断减小,碘吸附值先增大后减小,在600℃达到极大值;随着活化时间延长,活性炭得率不断下降,碘吸附值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在活化时间为2 h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7.
8.
为加速发展珠江两岸经济,发挥粤港澳的金三角作用,有关部门拟建一座长29公里的伶仃洋跨海大桥。本文所提供的成果,是在3种水文组合条件下,对两个大桥轴线布置方案,通过河工模型反复试验,选出对该水域有关水道的泄洪,给潮,潮排,潮灌以及冲淤变化影响较小的大桥布置方案为建桥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海平面上升与珠江口咸潮变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海平面上升加剧了珠江口门咸害入侵。在概述了珠江伶仃洋海区、磨刀门、鸡啼门、黄茅海各入海口门一般、枯期及汛期、高潮时,咸害入侵特点的基础上,根据Ippen和Harlomen的扩散理论和方法失算当海平面上升0.4~1.0m时,各河口区咸害入侵距离的变化情况,得到枯期高潮时,虎门水道咸潮入侵距离增加1~3km,最大约4km,磨刀门水道咸潮入侵最大距离增加约3km,黄茅海区,最大入侵距离增加5km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