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0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篇 |
综合类 | 5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8篇 |
建筑科学 | 13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8篇 |
石油天然气 | 3篇 |
无线电 | 2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6篇 |
自动化技术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结合调研测试的实际工程,根据实际工程中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水系统的形式及特点,归纳了设计、运行管理、设备故障等几个方面的水系统常见的问题。探讨了地埋管地源热泵水系统的设计问题,指出某些工程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分析水系统故障的原因及表现,通过对水系统运行状态的观察与测试,从机组COP及系统能效比的角度分析水系统故障的影响:对于运行管理方面,提出相应的水系统形式的运行建议,为优化地埋管地源热泵的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了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预制法制备工艺条件对四聚脲润滑脂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制备工艺,并探讨了制备过程机理,阐述了润滑脂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优化的工艺条件及制备过程为:在50~70℃下反应30 min后得到四脲稠化剂;将四脲稠化剂加入到基础油中,搅拌并升温至170~180℃,恒温炼制1.5h,冷却、研磨均化,得到四聚脲润滑脂。润滑脂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由轻度精制环烷基基础油、质量分数20%四脲稠化剂、质量分数0.8%极压抗磨剂制备的四聚脲润滑脂,滴点达320℃,工作锥入度为286(0.1 mm),钢网分油率为0.86%,且其他性能均满足极压聚脲脂质量标准SH/T0789—2007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4.
根据已有的热式MEMS气体微流量传感器芯片的各部分热敏电阻热串扰现象严重,造成很大的测量误差,改进设计了一种MEMS热式流量传感器,将加热电阻和上下游测温电阻采用悬臂梁隔离结构,并相互隔离,有效的避免了热膜流量传感器各部分热敏电阻间相互热串扰现象。基于改进的MEMS热式流量传感器,设计了流量传感器的测试系统,包括恒温差电路、桥式测量电路及放大、滤波电路,所采集的流量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后输入AD模块进行模数转换,最后经过单片机处理,利用单片机与计算机串口通信功能,在不同流速下打印出不同的电压值;通过Matlab对所测出的数据进行拟合,完成对传感器性能的检测。测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流量范围内,该流量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响应速率快、输出信号平滑等特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领域的流量测量。 相似文献
5.
光伏发电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我国颁布了电价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发电企业实现了盈利,但是这对于国家来说是否是合理的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考虑光伏项目的影响因素,针对国民经济成本和收益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应用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光伏发电项目的国民经济性进行了评价,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各主要因素对光伏发电项目国民经济性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光伏发电尚不具备国民经济合理性。最后,对光伏发电的发展时机与发展路线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基于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的一种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研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相应的仿真电路,并研究电网电压畸变、参考输入电压幅值对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自适应谐波电流检测电路的检测效果不受电网电压畸变的影响,但受参考输入电压值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的谐波电流检测电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基于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一种自适应谐波电流检测电路,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电路,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基于自适应噪声抵消技术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一种自适应谐波电流检测电路,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电路,对其检测结果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检索、查阅大量“大空间建筑空调”的相关科技献,摸清了国内外对大空间建筑空调技术应用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动向。分析了大空间建筑特征及其热负荷特性,阐明了大空间建筑空调效果的评定方法,着重介绍了模型实验的原理与方法。针对大空间建筑空调能源的有效利用,提出了一些实用的节能技术措施。最后对大空间建筑空调技术的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