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篇 |
化学工业 | 1篇 |
能源动力 | 5篇 |
石油天然气 | 9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井筒存储效应对ISA(Inverse Solution Algorithm)试井分析方法的影响,利用拉普拉斯反褶积法对实际试井资料进行处理。用地层的变流量过程代替井筒存储效应,对同时测得的井底压力和流量,使用拉普拉斯反褶积方法求出所需要的准确的压力导数,达到消除井筒存储效应的目的;如果不能够同时测得井底的压力和流量,在拉普拉斯反褶积过程中,把井筒存储系数始终当成一个常量来考虑,并以该存储系数来定义变化的流量,然后用拉普拉斯反褶积积分法处理井筒压力和流量,得到压力响应,再通过Stehfest算法将解转换到实空间,这样处理后得出的压力导数结合ISA方法算得的渗透率分布更符合真实的地层情况。该法有助于提高有井筒存储效应影响的实际试井资料分析的准确性。图4表1参12 相似文献
2.
在对一个非均质程度严重的油藏进行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定量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ASP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一系列正韵律二维剖面地质模型,对比研究不同的油藏非均质性对化学驱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的影响在渗透率层间级差相同的情况下,高渗透层厚度与总厚度的比例不同,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效果不同;分析研究了重力作用对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的影响,并提出注采井距的缩小会削弱重力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地质模型不同,化学驱驱油效果的差异很大。对三元复合驱和聚合物驱进行油藏适应性研究,对提高水驱后采收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图3表2参7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区水驱采收率,应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系统地研究了油藏中剩余油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不同开发阶段油藏剩余油分布受不同因素的控制,在弹性开发阶段,油藏剩余油主要受储层物性的差异性所控制;在注水开发阶段,储层非均质分布以及井网方式对剩余油分布起到较大的控制作用,该区块目前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渗透率较低的区域、注采井网不完善的油层或油层中的不完善区、注水井非主流线区域.通过井网局部加密、层系调整、注水保持压力可以有效地改善Main Unity油藏的开发效果,但对Main Ghazal这类具有良好物性,连通性好,而且面积不太大的断块油藏,边缘注水开发方式比含油区内部注水开发方式更为优越.提出Main Unity油藏下一步开发调整的优化方案,与现有井网相比可提高采收率4.73%. 相似文献
4.
利用等效介质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油气水三相在多孔介质中的不可压缩、非混相流动。根据多孔介质中孔隙的概率分布建立了一套计算油气水三相相对渗透率(KR)曲线的基本方法。并且,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EMTKR-3。应用该软件可以对任意类型的孔隙概率分布函数进行油气水三相等值KR曲线的计算。同时,研究了油水两相同渗、油气两相同渗、油水粘度比等因素对三相渗流条件下等值KR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渠道流态条件下,强湿相和强非湿相的相对渗透率只是其本身饱和度的函数,而中间润湿相的相对渗透率是两相饱和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5.
国外油田提高采收率发展过程与现状——美国提高采收率的产最60%来自热采,化学驱丰要在中国得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0年美国“油气杂志”资料,在1998年初,世界规模来自提高采收率(EOR)和重油项目的石油产量大约为230万bbl/d,比1996年初的220万bbl/d稍有增长,这个数量相当于世界石油产量的3.5%。美国EOR产量比两年前增加5%,达到74.8万bbl/d,为美国石油年产量的12%。其他各国的EOR和重油产量为:加拿大40万bbl/d;中国28万bbl/d;前苏联20万bbl/d;其他70万bbl/d。热采(蒸汽、地下燃烧)仍是最主要的方法。美国EOR产量中约60%来自热采,其他绝大多数来自注气(轻烃、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驱主要在我国得到发展,其他国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6.
富凝析气近临界特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研究应用无汞PVT相态实验装置测定了一个六组分烃类混合物和两个实际凝析气流体的监界点、近临界泡点和露点线,观察并记录了流体在近临界区的光学现象和异常的两次相变过程。在近临界区三种流体呈现红棕色,而不是文献所报导的二氧化碳的乳白色,这种区别可能是由于流体中含有较多的重质组分所致。实验发现富凝析气近监界光学现象与明确组分流体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即富凝析气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均可观察到临界现象。此外,实验还发现六组分烃类流体和一个凝析气流体在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恒质膨胀过程中发生两次反凝析露点变化,即露—露相变;在低于监界温度时也发生两次相变现象,即先出现露点后出现泡点,此时将很难区分原始流体是液体还是气体。据所掌握的资料看,本文是首次报道同一流体在温度高于100℃时,同时出现两次异常相变现象。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世芥气候变暖与二氧化碳埋存》一文中指出,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二十一世纪环境保护受到高度关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埋存CO2是避免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CO2颁埋存几百或几千年。埋存对环境产生最小影响、低成本、遵守国际法规。CO2地下埋存主要的场所是枯竭的油气藏.深部的盐水储层,不能开采的煤层,深海埋存等。CO2地下埋存回虚因能源需求增长和CO2排放量增加的挑战,必将为全球资源及环境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从室内实验、方案设计、现场实施效果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总结了国内首次开展的大段塞、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驱先导试验的情况。该试验采用污水配制低浓度交联聚合物体系(400mg/L聚合物 70mg/L交联剂)在双河油田437块Ⅱ1-2层70℃油藏连续注入低浓度交联聚合物0.19PV。截至到2004年8月,注入井井口压力最高上升2.4MPa,中心井组含水下降4.2个百分点,中心井组提高采收率6.6%,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证明低浓度交联聚合物驱能够实现大段塞连续注入,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由于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使得温室气体排放量日益增加,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世界气候变暖形势严峻 二氧化碳减排工作势在必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减缓气候变化,就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各个国家相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地质埋存CO2是避免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结合气候变暖存在问题,中国政府批准国家973项目——开展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资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研究,提出二氧化碳减排发展对策,必将为全球资源和环境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