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时、多任务型嵌入式软件架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单片机的日益普及,其应用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重视.单片机的应用系统设计,一般来说包括硬件设计(Hardware)、软件设计(Firmware)、系统整合优化(System)等.对多任务,且要求实时性的系统,嵌入式软件设计的好坏尤其重要,其结构的合理性和算法的先进性直接决定了单片机处理事件的能力.文章结合单相多费率电能表的软件架构设计,提出了基于多任务的实时处理结构设计方法,并在分析了功能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实时、多任务型软件架构的设计实例.与基于指令功能设计方法相比,该设计方法在节省资源方面有独到的优势.该设计方法不仅适用于基于事件的现代设计方法,而且也适用于传统的流程图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桉木为原料,模拟低固形物连续蒸煮,结合工厂实际(目标卡伯值16~18,残碱6~8g·L-1),对桉木低固形物连续蒸煮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实验室模拟低固形物连续蒸煮最佳工艺条件为:木片汽蒸时间30min,分段加碱比例55:45,蒸煮最佳用碱量21%(NaOH计),上抽提温度135℃,H因子1200~1300,在此条件下能够获得较好指标的纸浆。  相似文献   
3.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偏压柱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加固技术。在对9根大偏心和9根小偏心受压混凝土柱的试验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试件的破坏形态、裂缝分布、荷载—跨中挠度曲线、钢筋和钢绞线应变以及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等的分析,证明了混凝土柱用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后,柱整体工作性能良好,加固效果明显,可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潘晓峰  蒋学萍 《宁夏电力》2005,(5):33-35,40
介绍了锅炉吹灰控制系统采用DCS组态设计的思路和过程,对系统的工艺流程、功能、硬件和组态设计均作了说明。运行结果表明功能可靠,控制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5.
锅炉火焰检测系统是火力发电厂防止锅炉炉膛爆炸,实现炉膛安全保护的重要环节,锅炉火焰检测系统的可靠性高低直接决定着锅炉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近年来美国ABB贝利控制有限公司生产的ABB Uvisor火焰检测系统以其优良的检测性能在火力发电厂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电动机的实例来说明如何正确的选择使用滚动轴承并加以配置,并分析其优缺点。证明了电动机轴承配置的正确会延长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8.
介绍了继电保护可靠性,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指标、模型、求解及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继电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锯床刚性及动态力学性能,提高其工作效率与稳定性,提出一种锯床齿轮箱动态性能优化方法。采用将各传动轴系简化为质量单元的建模方法建立锯床齿轮箱数值模型,得到了齿轮箱的模态参数。对齿轮箱各设计变量进行灵敏度分析(SA),得到其对目标函数的灵敏程度。结合运行模态分析(OMA),获取齿轮箱在不同工况下的实际振动特性,进而优化锯床齿轮箱结构。对优化前后的锯床进行锯切实验和振动信号采集,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齿轮箱固有频率得到显著提高;在各工况下齿轮箱振幅均明显降低,锯床工作稳定性得到改善。本研究可为机床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优化提供理论参考,也可为锯床高速稳定切削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下游感潮河段设计通航水位计算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JTJ214-2000《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和JTJ213-98《海港水文规范》这两种不同规范的方法分别计算长江下游感潮河段设计最高和最低通航水位,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南京和江阴是设计通航水位选择规范方法时两个重要的分界点.同时还对感潮河段在计算设计通航水位时所需样本年限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感潮河段设计通航水位方法的选取以及所需样本年限的长短与其距河口的距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