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5篇
矿业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物理实验方法来确定井壁稳定性即井壁缩径可能性。在岩心加持器中装入经过实验室处理过的岩样,通过对其同时加围压和轴压,测量一段时间间隔不同压力下的岩样的内径的变化,来确定实际地层中水平井井壁的缩小程度。同时也为完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用稳定法测量相对渗透率曲线中,存在的注入流量难以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稳流方法。即利用定压毛细管恒流装置代替微量泵作以上测定。并就此用理论及实验结果证明其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东河油田属超深砂岩油藏, 储集层岩石压实作用好, 开发初期预测为不出砂, 因此在油田开发时没有采取任何防砂措施。但在开发过程中, 由于压力下降和含水率上升, 岩石的应力状况及胶结状态都发生了变化, 油井出砂日益严重。分析了塔里木东河油田投入开发后出砂的主要影响因素, 对传统的出砂预测公式引入了地层压力亏空因子和含水率因子2 个修正项, 用修正后的组合模量公式与斯伦贝谢法公式动态地对该油田的3 口典型出砂井进行计算和分析, 结果与油田实际情况吻合。此动态出砂预测法对其他砂岩油藏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连续封隔体技术在裂缝型礁灰岩强底水油藏水平井控水中的机理,通过建立双重介质地层与井筒一体化物理模型,进行了不控水、封隔体颗粒+ICD筛管井筒控水、封隔体颗粒+ICD筛管双重(井筒+裂缝)控水对比实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双重控水实验的井口含水率降幅是井筒控水实验的5倍,且井口含水率对裂缝宽度有明显的敏感性;在对比实验中双重控水实验产液剖面的不均匀系数最小,其次为井筒控水实验,不控水实验的不均匀系数最大;双重控水实验中产油基质的累计压差最大,增油效果最好,其次为井筒控水。现场试验结果表明,2口双重控水井含水率仅为邻近2口未控水井含水率的1/4~1/12,现场试验与室内物模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研究成果可为高效开发裂缝型礁灰岩强底水油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以下原理:在温度、压力相同的条件下,液相组成和气相组成分别相同的两个平衡系统,混合后形成的新系统,在原温度、压力下平衡时,其液、气相的组成不变,而且气、液量分别为原两系统在该温度、压力下气、液量的和。据此原理研究出了累积计量凝析油的新方法,克服了目前在测定凝析气的液、气比值中,析出油量少时,存在的测量误差大的问题。该方法简单易行,在配有专用配件的普通天然气高压物性仪上就能进行。  相似文献   
6.
黄婷  裴柏林  杨玲智 《特种油气藏》2012,19(3):70-73,154
基于CO2置换CH4理论,综合考虑影响CO2置换CH4效果的3个因素,运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建立CO2置换CH4的数学模型。通过Design Expert软件生成曲面反应图,并对曲面反应图进行单因素及双因素解吸效果分析,得出各参数对CO2置换CH4效应影响的强弱顺序及交互影响的显著性,其结果依次为渗透率、含水率、含气量,进而对CO2置换CH4效果进行分析。该研究为煤层气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个省时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渤海BN油田的特高孔渗疏松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生产井出水、出砂问题严重,而现有各自独立设计实施的控水和防砂工艺存在设计实施繁琐、控水防砂效果差等问题。为此,在连续封隔体控水完井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地质工程一体化的思路,给出了优选连续封隔体颗粒粒径、设计ICD筛管控流强度及优化配置ICD筛管的方法,形成了适用于渤海特高孔渗储层的防砂控水一体化完井技术。BN油田3口井进行了控水防砂一体化完井技术试验,与邻井相比,单井无水采油期平均延长187 d,初期含水率远低于预期含水率,井口无砂时间明显增长,其中BN-D4H1井井口无砂时间长达889 d。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防砂控水一体化完井技术可以满足BN油田控水、防砂的双重需求。  相似文献   
8.
水平井若采用筛管防砂,合理的防砂网孔径的确定尤为重要。防砂网孔径太大,则容易出砂;太小又可能发生堵塞而影响产能。采用实验方法,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确定防砂网上附加压力和累积出砂量等两个关键物理参量,从而得到水平井防砂网合理网孔孔径。  相似文献   
9.
用物理实验方法来确定井壁稳定性即井壁缩径可能性。在岩心加持器中装入经过实验室处理过的岩样,通过对其同时加围压和轴压,测量一段时间间隔不同压力下的岩样的内径的变化,来确定实际地层中水平井井壁的缩小程度。同时也为完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期注水作为一种在非均质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注水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基于脉冲注水和注水方式的改变。主要优点是使注水油田含水率下降和采收率提高。采收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周期注水过程中提高了低渗透带的波及效率。该方法已经成功运用到俄罗斯,美国,中国很多油田^[1]。本文借助先进软件首次探讨了初始含水饱和度对周期注水的影响和不同长度周期中它的力学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