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熔渣法碳化铬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熔渣法碳化铬涂层在各种温度下经20h和200h的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与常用的一些锅炉用钢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碳化铬涂层抗氧化性能比15CrMo、102、T91钢好,可以与TP347钢相媲美。 相似文献
2.
3.
针对M11康明斯发动机PT泵燃油系维护保养中面临的困难,研制了其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实训台。在研制过程中应用了单片机技术、故障树理论和大规模薄膜开关矩阵制作工艺,使实训台逼真模拟了燃油系的工作原理。实训台也设置了燃油系常见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和故障排除方法的教学实训功能,模拟了燃油系故障的分析过程。该实训台在一些部队单位进行了实际应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198 m2烧结机料层温度以及烧结矿分区质量的测试研究了烧结矿的成矿特性。烧结料层温度测试结果表明:上层烧结矿燃烧带持续时间短、最高温度低,其燃烧带的热流强度(CTI)仅不足下层的10%,说明烧结料层下层热量充沛、液相充足,上层热量不足、不利于液相生成。烧结矿质量分区检测结果表明:烧结矿质量偏析主要集中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表层烧结矿强度低、抗摔性能和粒度组成差;下层烧结矿强度高、抗摔性能和粒度组成好;30%以上的烧结返矿集中在占总烧结矿料层厚度16.7%的表层烧结矿。基于此,增加表层矿热量、提高表层烧结矿质量是改善烧结矿质量的重要方向之一,热风烧结和厚料层烧结等技术是可行的技术手段。另外,进一步改善偏析布料效果仍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利用烧结大烟道废气进行热风烧结时合理的循环烧结面积,试验采用自主开发的加热炉,考察了不同热风保持时间对烧结过程参数、烧结矿质量以及烧结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热风保持时间在6 min和8 min时各项指标均达到较好水平,建议废气循环烧结面积采用总烧结面积的23%~35%。基于上述试验结果,对迁钢360 m~2烧结机实施了烧结大烟道废气循环改造,改造后废气循环烧结面积占总烧结面积的22%,烧结矿质量明显改善,平均粒径提高2.25 mm,固体燃耗降低2.85 kg/t。 相似文献
7.
烧结高温烟气循环工艺在首钢股份公司360 m2烧结机上成功应用后取得了烧结矿返矿率下降6.6%,粉尘排放降低27.30%,SO2减排15.34%的综合效果。本文通过烧结矿分层检测,烧结烟气、粉尘分析等手段实测了该工艺的提质和减排效果,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分析。根据检测分析结果,烟气循环工艺改善了表层烧结矿的强度和成品率,提升了整体烧结矿的转鼓指数和返矿率指标;该工艺实施后烧结烟气中SO2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富集,烧结料层对粉尘的吸附作用和对二噁英的分解作用使得烧结污染物排放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对首钢高炉渣样及相应配制的四组元渣的固相析出温度和黏度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电子探针和旋转法分别检测渣样的固相析出温度和黏度。结果表明,现场高炉渣固相析出温度为1400~1440℃,相应配制的四组元渣的固相析出温度要比现场高炉渣高40~50℃。其中微量组元如S(CaS形式),FeO,MnO和TiO2等的存在有利于降低渣固相析出温度。黏度测试表明,现场高炉渣在1500℃时的黏度范围为0.3~0.4Pa·s,相应配制的四组元渣在1500℃时的黏度比现场渣要高30%左右。通过以上对比,不仅了解了高炉渣中微量组元对高炉渣的整体影响,而且有助于将实验室研究结果应用于现场操作。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