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7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利用铬铁废渣为Fe和Cr元素的致色前驱体制备了环境友好型黑色陶瓷釉。结果表明:黑釉中发色晶体为Fe–Cr–Co型混合尖晶石,黑釉中由于其尖晶石结构中Fe~(3+)的d–d跃迁、Co~(2+)的~4A_2(F)→~4T_1(P)跃迁以及Cr~(3+)的~4A_(2g)→~4T_(2g)跃迁,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吸收所有可见光,外观为黑色。随着烧成温度的增加,黑釉中主晶相及色度值无明显变化,表现出较好的高温稳定性。黑釉在酸和碱的浸蚀96 h下质量损失小于0.1%,表现出较好的耐化学性。黑釉中Cr元素以3价的形式存在,因此,利用铬铁废渣制备的黑釉中Cr的存在形式是无害的。  相似文献   
2.
以固体废弃物粉煤灰漂珠(FAFB)和工业氢氧化铝为主要原料,并添加AlF3和V2 O5作为矿化剂,采用原位生长法合成了莫来石质材料,研究了粉煤灰漂珠和氢氧化铝质量配比对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晶相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漂珠与氢氧化铝的质量比为25:75时,样品是由棒状的莫来石相和片状的刚玉相组成,当质量比从35:65变化到55:45时,可以获得针状的纯莫来石质空心球材料,且在该配方组成范围内合成的莫来石材料具有优良的性能,高的抗压强度7.6~10.5 MPa,低的体积密度0.48~0.66 g/cm3,当质量比达到65:35时,伴随有石英相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金代耀州窑月白釉的呈色机理,以其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色度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EDXRF、XRD、XPS和Raman等测试方法,分析了色度、反射率、化学组成、物相、着色元素化学态、分子结构等对瓷釉的呈色影响.结果表明,耀州窑金代月白釉瓷的呈色主要由Fe离子的价态决定且釉色差异较小.具有较小的Raman光谱I...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了烧成温度对铬铁渣线收缩率、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以及光学性能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紫外可见光光谱仪(UV-Vis)进行表征。当烧成温度大于1000℃时,随着烧成温度的升高,由于尖晶石的生成和渣内高温气体的分解,铬铁渣膨胀率增加,体积密度减小。当烧成温度为1250℃时,由于晶体含量的增多以及适宜的液相量产生导致颗粒间大气孔含量减少,铬铁渣的抗折强度达到最高为32 MPa。当烧成温度为1300℃时,铬铁渣出现过烧,导致铬铁渣体积密度和抗折强度明显降低。尖晶石结构中Fe~(3+)的d–d跃迁和Cr~(3+)的~4A_2(4F) →~4T_2(4F)和~4A_(2g)→~4T_(1g)跃迁在460、580和690 nm波长处随着烧成温度的增加吸收增强,导致铬铁渣a~*和b~*值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长石、石英、方解石、滑石为主要原料,采用四角配料法制备出了釉色莹润、玉质感强的钧瓷乳光蓝釉.利用色度仪、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和×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基础组成及分相结构对钧瓷乳光蓝釉结构及呈色的影响.同时,通过验证研究得出,钧瓷乳光蓝釉的呈色是化学色与结构色共...  相似文献   
6.
以铜川地区黄土作为着色剂,以磷酸钙为磷元素来源,进行了仿耀州五代天青釉的制备研究。利用色度仪,XRD、Raman、UV-vis-NIR、XPS和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黄土加入量对釉色、物相、显微结构以及铁元素价态的影响,分析了其呈色机理,并与古代样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黄土含量的增加,釉面的亮度值(L*)先减小后增大,黄蓝值(b*)先增大后减小。同时,釉熔体黏度减小,气泡和分相液滴的尺寸增大,硅氧四面体(Qn)桥氧离子数减小。铁的含量的增多,使Fe2+和Fe3+的原子比从54.37/45.63减小至41.74/58.26,釉色由蓝白向蓝青到青绿色发展。釉内的晶体使入射光线产生固相乳浊,同时短程有序的分相结构产生光子非晶结构色,修饰了铁的化学色。在黄土含量达到20%~30%时,获得了理想的仿耀州窑五代天青釉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紫砂土为铁源并引入Ca3(PO42与Sn O2双添加剂制备艺术釉。利用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探究添加剂对其釉色、显微结构及艺术纹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引入除改变铁离子存在形式外,也有助于不规则蓝色花纹的产生。当引入Ca3(PO42时,部分铁离子被还原,釉面呈蓝黄色且出现少量蓝色花纹;而同时引入Ca3(PO42与Sn O2会使得对铁离子的还原性加强,Fe2+与Fe3+的比值增加,釉面呈蓝绿色,花纹明显且明度值L*变大。釉玻璃体中存在的Fe3+―O―Fe2+是呈色因素之一,液相分离形成的结构色是辅助色,二者结合使釉面更为美观。  相似文献   
8.
以钾长石、骨灰、三氧化二铁、煅烧滑石、石英、高岭土为原料制备铁红分相釉.探究SiO2/Al2 O3摩尔比、Fe2 O3-P2 O5组成引起的釉面性状变化.结合XRD以及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对铁红釉的分相和析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SiO2/Al2 O3摩尔比为10,Fe2 O3/P2 O5摩尔比为2时,釉表面为分散规则大红花.SEM和EDS显示釉中存在液相分离而带来的组分不均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Fe元素组分的差异;经XRD结果证实,在富铁相中析出的红色晶体为Fe2 O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