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7篇
化学工业   75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3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提高二氧化钛的疏水性,解决无机二氧化钛填料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相容性等问题,采用含氟含氢乙烯基聚硅氧烷(F-PMHS)对二氧化钛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得到具有超疏水性的改性二氧化钛.通过FTIR、TGA、SEM、接触角测试、沉降实验表征改性后二氧化钛粒子结构,测试其超疏水性能,分析超疏水表面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F-PMHS用量(以二氧化钛粉体质量计,下同)为8%时,改性后二氧化钛粉末涂层与水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52.4°,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且二氧化钛粒子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与相容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选取炭黑、谷壳灰、绢云母、蒙脱土、凹凸棒石和硅灰石等6种不同形态的无机填料,采用液态成型工艺,制备了无机填料/丁腈橡胶硫化胶,研究了无机填料对丁腈橡胶的力学性能、交联密度、耐燃料B性、耐油性、耐热老化性和微观形貌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炭黑后,硫化胶的综合性能最佳;加入蒙脱土后,硫化胶的交联密度增至2.49×10^-4mol/cm3,三维交联程度增幅最大;加入凹凸棒石后,硫化胶在燃料B中质量变化率、体积变化率降至同比最低,对耐燃料B性能改善幅度最大;加入硅灰石后,硫化胶在油性环境中的质量、体积变化率、硬度变化最小,对耐油性改善最多;加入绢云母后,硫化胶在热空气氛围下质量变化率、体积变化率和硬度变化同比最小,对耐热老化性能改善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絮凝体DLCCA模型仿真及其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MATLAB为平台,编写二维有限扩散集团凝聚(Diffusion-Limited Cluster-Cluster Aggregation,DLCCA)模型程序,模拟絮体的生成并计算分形维数,该过程对探讨絮体的生成机理与分离沉降本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可指导优化废水处理的实际过程.通过对絮凝体DLCCA模型仿真,将模拟成果用于指导处理印钞废水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模拟絮体的分形维数在1.47左右,与其他人的研究相近.以聚硅硫酸铁铝(PSFA)为絮凝剂处理印钞废水,发现絮体的分形维数与絮凝剂用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分形维数在1.09~1.40之间.比较模拟絮体与以PSFA作为絮凝剂处理印钞废水获得的实际絮体发现,两者十分相似.DLCCA比DLA模型模拟絮体在分形维数和形态上接近实际絮体,说明絮体的凝聚过程用DLCCA模型去描述更好.  相似文献   
4.
多相催化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以酸性大红为处理对象对多相催化氧化处理工艺的催化剂进行了研制工作.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中CuO有较高的催化活性,Mn、Ni等金属的氧化物几乎无催化活性;采用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要比采用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高,加入少量的K20有较好的助催化作用,而Ni却有明显的负催化作用.对于COD为632.5mg/L的染料废水,在H2O2投加量为6ml/L时,COD去除率超过70%,色度去除率达99%.  相似文献   
5.
甲基二氯硅烷-苯二元体系等压汽液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型泵式沸点仪,在101.3kPa下测定了甲基二氯硅烷-苯二元系在不同液相组成时的沸点;由所测的二元系数据,采用间接法由TPx推算了与之平衡的汽相组成,再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了该二元系的Wilson、NRTL、Margules、van Laar四种模型的液相活度系数模型参数,关联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吸附树脂AB-8精制栀子黄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柱分离天然产物栀子黄,以AB-8大孔吸附树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树脂对栀子黄的静态吸附率和吸附流速、洗脱流速、流脱方式对树脂吸附的影响,得到AB-8树脂吸附栀子黄较为合适的工艺.以AB-8树脂为吸附剂,采用超声波提取法获得的色素粗提液为吸附液,吸附流速1.5mL/min,并采用梯度洗脱法对柱上色素进行了洗脱,洗脱流速2.5mL/min.精制后色素溶液A238/A440从2.12降到0.64,精制色素得率89.27%,色素色价达到221.24.  相似文献   
7.
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体系等压汽液平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卤代硅烷的相平衡数据为硅烷生产所需,而这方面的研究又较缺乏,尤其是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生产中所需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尚未见报道.本文用新型泵式沸点仪测定了常压(101.325 kPa )下甲基二氯硅烷+二甲基二氯硅烷+苯三元体系和三个二元体系在不同液相组成时的泡点.由所测的二元系数据,用过量自由焓Q函数间接法推算了与之平衡的汽相组成,获得的汽液相平衡数据(VLE)符合热力学一致性;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二元体系的Wilson、NRTL、Margules、van Laar方程最佳配偶液相活度系数模型参数,所得的最佳配偶液相活度系数模型参数较好地满足于系统;将所得的最佳Wilson模型参数直接用于该体系三元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预测,将计算的泡点与实验测得的泡点作了比较,其拟合精度良好,关联结果令人满意;给出了苯溶液中甲基二氯硅烷对二甲基二氯硅烷的相对分离因子.硅烷二元系、多元系的热力学模型及VLE数据可为该体系的分离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硝酸铵和氯化钾为原料制取硝酸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硝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很广,主要用于烟火、黑色炸药、火柴、医药、烟草工业、玻璃工业、金属加工工业和食品工业,还可用作化肥、催化剂、氧化剂等。我国生产硝酸钾多以硝酸钠和氯化钾为原料,通过复分解反应来制取,同时得到副产物—氯化钠。该方法也是目前世界上较为普遍采用的方法,常称其为“转化法”。  相似文献   
9.
大孔吸附树脂精制中药栀子中栀子苷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精制中药栀子中栀子苷的工艺条件,以栀子苷含量为考察指标,比较了不同吸附树脂、吸附流速、洗脱流速等因素对精制栀子苷的影响,表明HPD-100树脂精制栀子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吸附流速为2.0 mL/min,洗脱流速为1.0 mL/min,梯度洗脱,收集30%乙醇水溶液洗下来的洗脱液,干燥后,得到纯度为90.75%的栀子苷产品。此工艺可较好地精制中药栀子中的重要有效成分栀子苷,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苯酚废水工艺过程的影响因素,考察了pH值、苯酚浓度、催化剂TiO2的用量、光照时间、过渡金属离子的掺杂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苯酚溶液初始浓度为4×10-3g/L、催化剂的用量为1.5×10-3g/L、光照时间为3 h、pH值为2.1时,降解效果较好,去除率达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