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了解Pd-Co合金的材料特性,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Pd-Co合金镀层.通过扫描电镜(SEM)和动电位扫描(Tafel)对Pd-Co合金镀层的表面形貌和耐蚀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Pd-Co合金镀层的晶粒尺寸和表面形貌受镀液中Co^2+浓度和电流密度的影响较大,随着镀液中Co^2+浓度的增加,镀层的晶粒尺寸逐渐减小,晶粒从片状变为球状;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Pd-Co合金镀层的晶粒从粒状变为块状,晶粒尺寸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电流密度小于1.0A/dm^2时,Pd—Co共沉积过程受阴极极化控制;当电流密度大于1.0A/dm^2时,其沉积过程受浓差极化控制。Pd-Co合金镀层的耐蚀性按腐蚀介质为中性、酸性、碱性的顺序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2.
3.
大学生是社会创新创业建设的中坚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是各大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依据.提出以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指导性政策与制度为导向,完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以高校科学研究为载体,建立师生共创团队;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目标,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模板合成在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模板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用纳米级电极材料的发展现状,总结了这类方法的合成工艺和所采用的模板种类,包括多孔阳极氧化铝(AAO)、多孔硅凝胶和聚碳酸酯填料等,并对模板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的模板对电极材料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价铁源对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O4/C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有机(柠檬酸铁)和无机(Fe2O3或Fe3O4)三价铁混合物为铁源,以有机铁源中的有机酸根为碳源和还原剂,通过固相-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O4/C正极材料,考察无机三价铁源对正极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对正极材料的结构、表观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Fe2O3为无机三价铁源合成的LiFePO4/C材料的晶相单一、晶粒尺寸较小、电化学性能较好,以0.1C放电时,其第三次放电比容量达136 mA-h/g,循环20周后基本无衰减;而由Fe3O4为铁源制得的材料中含有其它杂质相,晶粒尺寸较大,电化学性能较差,以0.1C放电倍率放电时,其第三次放电比容量仅为118 mA-h/g,循环20周后衰减近17%. 相似文献
6.
电沉积钯钴合金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电沉积钯镍合金存在质量控制困难、热稳定性差及易引起皮肤过敏等问题,而钯钴合金能克服这些不足,且比Pd-Ni合金具有更高的耐磨性、耐蚀性及热稳定性.通过极化曲线研究了钯钴合金的电沉积行为,并讨论了镀液中钴钯离子质量比、温度、pH值以及电流密度等工艺参数对电沉积钯钴合金组成的影响,获得了电沉积钯钴合金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镀液温度35℃,pH值8.5,电流密度10 A/dm2.结果表明:钴的极化大,极化度也大;电沉积时,钯催化钴沉积,钯钴合金共沉积时呈现与钯相似的阴极行为.合金组成是各工艺参数的函数,钯钴合金镀层中钴的含量随镀液中Co2 /Pd2 质量比的增大而线性增加,随电流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镀液温度、pH值均对镀层成分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Li_3V_2(PO_4)_3因其突出的理论比容量和较高的工作电压,被认为是极具应用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本实验以Li OH,NH_4H_2PO_4和NH_4VO_3为反应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Li_3V_2(PO_4)_3(LVP)正极材料。探讨了原料的添加顺序,溶剂的种类和比例,反应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对LVP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和粒径,采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溶剂对LVP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有显著影响。当选择乙二醇与水混合物(EG∶H_2O=1∶1)作溶剂,在200℃下反应6 h时,可获得粒径小而均匀的LVP微球。 相似文献
9.
以FeSO4·7H2O,NH4H2PO4,H2O2和NH3·H2O为原料,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前驱体FePO4·2H2O,再通过流变相法制得LiFePO4/C复合材料,研究了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和pH值等反应条件对合成LiFePO4/C的影响。采用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方法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搅拌速度为800 r/min,pH值为2.5时,合成的LiFePO4/C为纯相,且粒度均匀,粒径约为200 nm,在0.1 C充放电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37 mAh/g。 相似文献
10.
针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研究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实践活动形式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从构建系统的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寻找并建立稳定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激发研究生投身于实践活动的兴趣;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设立专项资金,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等方面入手,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了优化思路。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情况,对优化思路的可行性进行了客观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