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5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22篇 |
化学工业 | 42篇 |
金属工艺 | 75篇 |
机械仪表 | 38篇 |
建筑科学 | 103篇 |
矿业工程 | 21篇 |
能源动力 | 5篇 |
轻工业 | 12篇 |
水利工程 | 14篇 |
石油天然气 | 21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2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9篇 |
冶金工业 | 29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8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Taimni 等曾研究过 Na_2S 与钯(Ⅱ)及其他贵金属的沉淀反应,所用 Na_2S与被沉淀金属的比值几乎高达1000∶1,使之生成硫代盐,然后用大量乙酸破坏,获得贵金属硫化物。本文发现在室温下缓慢加入 Na_2S 稀溶液沉淀 Pd(Ⅱ)时,存在一个肉眼可观察的反应终点,所用 Na_2S 与 Pd 原子比值接近1∶1。文中系统地报道了溶液酸度、金属离子浓度、NaCl 浓度以及 Na_2S 浓度变动时对沉淀反应的影响。作者认为反应机理是 Na_2S 水解产生的 SH-直接从 Z 轴进攻平面正方形的[Pd Cl_4]~(2-),生成不稳定的中间过渡态,然后发生电子转移,分解出 PdS。据此解释了反应过程中 pH 值恒定不变以及发生沉淀凝聚突变的原因。利用本文原理可达到 Pd 与 Pt、Rh、Ir 的分离。 相似文献
3.
4.
5.
乙醇催化脱氢制乙醛是实现煤基乙醇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路线之一,而高效催化剂,特别是铜基催化剂的开发是影响该技术产业化的核心。对乙醇催化脱氢制乙醛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催化剂的载体种类(无载体、SiO2、ZnO、ZrO2、Al2O3和碳质)、前驱体种类、催化剂改性和催化剂制备方法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其中,SiO2和碳质是较为理想的载体,采用有机铜前驱体、K或C助剂改性和蒸氨法等手段制备的铜基催化剂性能较好。但是,目前报道的催化剂的寿命很难满足工业化要求,或者反应进料当中乙醇浓度较低(≤15%,体积分数)。针对上述问题,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开发了一种适用于纯乙醇进料的高效催化剂,催化剂寿命达到2600 h以上,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河南油田稀油老区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厚层中低渗透层层内,层内非均质严重,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复杂。为认识和挖潜剩余油潜力,需对地层进行精细描述、对储层重新认识。要求对应的分层开采工艺能够改变生产层位,测试地层压力,以认识潜力层段。目前,井下找堵水工艺技术难以快速测压、可靠地找堵水。为此,在前期智能找堵水工艺研究基础上,开发无线分层测压技术,实现了找水、卡堵水、无线测压的一体化。通过7口井的试验证明,满足了快速改变生产层位、测试地层压力、认识潜力层段的细分开采工艺需要。 相似文献
7.
8.
医用聚氨酯材料具有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力学性能优异等特性,已经成为药物、抗菌剂、抗炎剂等的良好载体。然而,传统的聚氨酯材料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合成路线不利于绿色可持续发展。聚氨酯材料由于缺乏固有的抗菌活性和适宜的湿润性,在伤口敷料的应用中容易出现伤口感染、伤口过度润湿等问题。此外,多数研究者对伤口敷料作用效果的评估局限于小型动物模型(小鼠、兔子等),对该材料性能的研究不够深入。主要围绕医用聚氨酯材料在创面敷料方面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总结,并针对不同形态的聚氨酯如纳米纤维、薄膜、水凝胶、海绵及泡沫等展开了分析。提出了关于医用聚氨酯敷料的多个发展方向,包括生物质聚氨酯、多功能性聚氨酯、双层结构敷料等,期望为聚氨酯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将不同含量的聚丁二酸丁二酯(PBS)、碳酸钙(CaCO3)/滑石粉(Talc)、聚乳酸(PLA)与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进行熔融共混改性,研究各组分含量对PBAT/PBS/PLA共混材料加工性能、拉伸性能及其吹塑薄膜的拉伸性能、直角撕裂强度和热封强度的影响。采用熔体流动速率(MFR)仪、万能试验机、热封试验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BAT共混薄膜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热封性能等进行测试。结合3因素3水平设计正交试验来优化试样配方,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PBAT/PBS/PLA共混材料的MFR值均在2.6~4.3 g/10 min范围内,薄膜吹塑成型加工稳定性良好。根据薄膜力学性能极差分析结果提出了最佳配方:PBAT含量为100质量份、PBS含量为10质量份、CaCO3/Talc质量比为10/10和PLA含量为2质量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配方制备的吹塑薄膜各项力学性能最高,横向、纵向拉伸强度分别为23.2 MPa和27.3 MPa,横向、纵向断裂伸长率分别为988%和1 137%,横向、纵向直角撕裂强度分别...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