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为提高EA4T车轴钢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能,采用激光淬火对调质态车轴进行表面改性。利用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纳米压痕仪等对激光淬火层的微观组织、相变层深度和硬度进行了详细的表征。结果表明:EA4T车轴钢表面经过不同工艺激光淬火后,相变层内的淬火组织主要由细小的板条马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组成,其深度根据工艺不同从100 μm到800 μm不等,并呈现随淬火功率的增加和扫描速度减小,相变层深度逐渐增加的趋势。淬火相变层区域内,车轴钢的显微硬度基本保持在450 HV0.2左右,约为基体硬度的2倍,耐磨性显著提高。由于淬火道次之间搭接的原因,淬火层呈现波形分布,其中波谷马氏体含量高于波峰位置,因此其硬度明显高于波峰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热轧态S355J2W耐候钢板在300~880℃范围内不同温度加热20 min后空冷热处理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热轧态S355J2W钢板中存在一定的变形晶粒,在较低温度退火时(300~650℃),钢板中的铁素体发生再结晶和晶粒长大,逐步变为等轴晶。当热处理温度超过共析转变温度但未能达到完全奥氏体化温度时,部分未溶碳化物残留下来。当对钢板进行880℃的正火处理时,钢板完全奥氏体化,这些奥氏体在随后冷却过程发生了伪共析转变,形成大片珠光体+铁素体,且形成的铁素体晶粒尺寸远大于再结晶晶粒。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钢板的屈服强度呈现增加的趋势,但当热处理温度达到800℃以上时,钢板的物理屈服消失,抗拉强度陡升,屈强比降低,伸长率下降。三维原子探针结果表明,铁素体内碳原子的局部匮乏是钢板物理屈服消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5.
6.
依据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特征,选择4种典型区域进行大气暴露试验,结合实验室周期浸润试验,开展不同气候条件下耐候钢的大气腐蚀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性气候显著影响G-355NH低合金高强耐候钢的大气腐蚀行为,不同区域的G-355NH耐候钢腐蚀速率初期差异较大,温度和湿度对腐蚀速率影响显著,但当大气暴露12个月后各区域的腐蚀速率基本相同。不同区域腐蚀锈层达到一定深度趋于稳定,可有效保护基体,其中沿海高温环境下锈层厚度最大,其余区域厚度基本一致。不同区域条件下腐蚀层均包含!-FeOOH、"-FeOOH、Fe3O4等产物,在南部沿海气候特征下还会产生一定的β-FeOOH。 相似文献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