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15篇 |
化学工业 | 4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66篇 |
轻工业 | 10篇 |
水利工程 | 3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7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悦;刘丰铭;赵春风;侯忠伟;王有宝;涂义亮;韩达光 《工程科学与技术》2022,54(5):103-110
土–结构物接触面力学特性是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之一,揭示其机理有利于促进对桩基础、挡土墙等结构物承载性能的认识。本文采用自主设计研发的注浆设备和室内后注浆试验方法,对3种注浆量和4种加、卸荷工况下,共计28组注浆和未注浆大型接触面进行直剪试验,分析不同加、卸荷工况对注浆砂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特性和剪切影响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浆可逐渐消除加卸荷产生的接触面初始剪切模量和剪切应力差异。未注浆接触面未出现软化;注浆接触面呈现软化现象,并且软化出现在剪切法向应力较小的卸荷接触面剪切过程中。后注浆主要通过提高接触面等效黏聚力,改善接触面力学特性,对接触面等效内摩擦角无明显影响。同一注浆量下,浆液对无卸荷工况接触面等效黏聚力的改善效果优于卸荷工况;卸荷工况的接触面剪切影响范围略大于无卸荷工况;加卸荷和注浆工况下,接触面剪切影响范围与接触面峰值剪切应力呈正相关。同一剪切法向应力下,注入浆液,通过压密注浆形成浆块,增大接触面混凝土板的粗糙度,改善卸荷接触面剪切特性;通过浆液渗透形成浆土混合体,对无卸荷接触面处土体特性进行改善。研究成果可为实际工程中桩基工程后注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在由计算机和PLC组成的监控系统中,通讯接口模块是客计算机之间信息交流的关键。本文了一种应用面向对象法进行通讯接口模块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并给出主要软件结构,采用此方法设计的通讯接口模块具有良好的移性和代码库的可重用性。从而避免了类似工作的重复进行。 相似文献
3.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arch dam including dam-foundation-storage capacity of water system, using two different earthquake input models, i.e. viscous-spring artificial boundary (AB) condition and massless foundation (MF),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for the 269 m high Baihetan arch dam under construction in China. By using different input models, the stress and opening of contraction joints (OCJs) of arch dam under strong shock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thquake input models have slight influence on the responses including earthquake stresses and openings of contraction joints in different extents.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型电脑横机控制器中PC机与单片机之间并行数据交换问题。提出一种具有握手信号和纠错功能的通用接口,并采用并行流水线作业法提高交换速度。该接口在新型电脑横机控制器中的应用表明其可靠性高,交换速度快,易于实现,适用于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记者:赵先生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知道菲尼克斯电气一直以来都注重企业的本土化,因此十分重视产品在安全方面的开发,能不能请您介绍下菲尼克斯电气在安全方面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结合上海市某基坑工程的监测数据对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挡土墙和复合土钉墙这两种支护形式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做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支护都具有时间、空间效应;在土体卸载后,重力式挡土墙水平位移量大但是稳定快,复合土钉墙的位移持续增加,稳定较慢.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 — 11 — 1999 )中预制桩、灌注桩极限桩侧摩阻力标准值与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的取值完全引用上海 89 版规范。但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桩基工程在上海地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工程实践中桩基载荷试验值与 99 版规范计算值差异较大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结合近年来的工程实测资料对 99 版规范桩基承载力取值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为此收集了 17 个工程共计 50 根 桩身大部分位于淤泥质土中且桩端支承于第 = 5 * GB3 ⑤ 层相对较软土层的预制桩 和 22 个工程共计 66 根分别以⑦,⑧,和⑨ 3 层土为持力层的钻孔灌注桩的实测资料,对 99 版规范桩基承载力取值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统计分析和有限元数值分析两种方法对收集样本进行了分析,以综合确定预制桩和灌注桩的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取值。其次,按照调整后的承载力取值,对各统计样本进行了回代计算,通过比较表明依据调整后的承载力取值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保证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高应变动力测试单桩极限承载力中波形拟合法的应用,对波形拟合法中桩土模型参数弹限的取值进行研究.通过某地区现场动、静力试验,获得了桩侧土摩阻力和桩土相对位移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用双曲线拟合桩土间摩阻力与桩土间的相对位移关系是合适的,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层取弹限的方法,用此方法获得的弹限值应用在实际...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传统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引起的挤土效应、噪音等消极影响,扩大预应力管桩的适用范围,研究开发了新型的中掘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通过现场足尺试验,对同一场地相同规格的中掘预应力管桩、锤击法管桩进行静载荷试验,并通过桩身应力量测设备研究其桩身荷载传递规律,对比分析得出中掘预应力管桩的竖向抗压承载性能以及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中掘预应力管桩竖向荷载传递规律与其他桩型相似;中掘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对桩侧摩阻力产生了一定的削弱,实测得出的极限侧摩阻力值小于锤击桩,但其桩端旋喷注浆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桩身承载能力;中掘预应力管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与同一场地的锤击桩较为接近,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预应力管桩施工挤土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开发了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边取土边沉桩的新型中掘管桩,该桩在施工过程中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少等特点。为验证中掘桩在施工过程中的挤土效应,通过现场对比试验,先后量测锤击桩、中掘桩和钻孔灌注桩在沉桩过程中土体的水平位移及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研究分析了软土地区单桩沉桩过程中沿水平方向及深度方向的挤土规律,对中掘管桩沉桩的挤土效应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锤击桩在沉桩过程中对桩周土体产生明显的挤土效应,且挤土效应在水平方向及深度方向都有明显的规律性及土层差异性。而新型中掘管桩在沉桩后,桩周土体仅有少量的水平位移,孔隙水压力无明显增长,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特别大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