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研究在13SiMnNiCrMoV 结构钢中用尖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来反映三点弯曲缺口试样的疲劳裂纹萌生规律。当 R=0.1,f=100Hz,试样尺寸 B×W×L=12.5×25×117mm 时,缺口名义应力幅的门槛值为Δσ_(th)=3315ρ~(0.352) MPa,0.5mm≤ρ≤5mmΔK_(th)=250ρ~(0.352) MPam~(1/2)门槛值与ρ有关。同时得到缺口裂纹萌生的循环次数 N_i 与名义应力幅Δσ、缺口曲率半径ρ的定量关系是N_i=3.98×10~(22)ρ~(1.62)/Δσ~(4.85),N_i≤10~(5.5)并讨论了(ΔK_1/ρ~(1/2))_(th)与ρ无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加氢气氛下高能球磨,制成了新型复合材料Mg/MWNTs。利用XRD,TEM—SAED等手段对该材料进行了微结构分析。采用储放氢实验装置测试了Mg/MWNTs—H2体系的PCT放氢曲线和放氢动力学性能。研究发现:复合材料Mg/MWNTs在2.0MPa氢压时,373,473,553和598K温度下,最大储氢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41%,3.37%,5.70%和6.25%;复合材料Mg/MWNTs氢化物的焓变和熵变的绝对值均低于纯Mg,分别降低了10.51%和3.50%;与纳米晶Mg氢化物相比,复合材料Mg/MWNTs不仅最大储氢量显著增加,而且放氢动力学性能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30MnCrNiMoB低合金在穿甲弹冲击下绝热剪切带的形成机制。指出在高速变形条件下ASB的形成是应变化,热软化和位错动态发射导致的就应变软化因素相互耦合产生的塑性失稳现象,进一步确认ASB内具有周期性微观结构,并说明ASB中周期性开裂与微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Ca,Pd,Sn,La对MgH2电子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基于第一原理的离散变分方法(DVM),研究了Ca,Pd,Sn,La等原子替代镁氢化物MgH2原子团簇中心Mg原子对镁氢化物电子结构及其成键特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晶体轨道重叠集居数(COOP),键序(BO)和键差分电荷密度等计算结果表明Ca,Pd,Sn,La等原子对关系到Mg(M)H2结构稳定性的Mg-H键具有明显影响;它们最近邻镁原子周围的电荷密度重新分布并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当M是Ca,Pd,La时,其最近邻Mg和H之间键序变化不大,稍有增加,当M是Sn时,则大幅减弱,其逐增顺序为Sn<La<Pd<Ca;而且,对其它位置Mg与氢之间相互作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在13SiMnNiCrMoV结构钢中用尖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来反映三点弯曲缺口试样的疲劳裂纹萌生规律。当R=0.1f=100Hz,试样尺寸B*W*L=12.5*25*117mm时,缺口名义应力幅的门槛值为△σth=3315ρ^0.352MPa,0.5mm≤ρ≤5mm,△Kth=250ρ0.352MPam门槛值与ρ有关。同时得到缺口裂纹萌生的循环次数Ni与名义应力幅△σ,缺口曲率半径ρ的定量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