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热分析评价EPS30R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重分析法测试1#和2#EPS30R的残存量分别为1.13%和0.59%,这些残留物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金属催化剂和填充物的残留。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动态热机械分析法测试结果显示,1#和2#样品的熔融半峰宽分别为11.4℃和16.7℃,1#样品非晶乙丙橡胶相具有更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较窄的转变峰宽,由此推测,1#样品有相对低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较窄,GPC结果显示,1#和2#样品的MN分别为9.95万和10.42万,多分散指数(D)分别为3.69和3.89;1#和2#样的结晶度分别为42.6%和40.8%,在常温区1#样品的储能模量比2#样品高,1#和2#的弯曲弹性模量分别为1 037 MPa和972 MPa,热分析表征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对独山子石化公司加氢重汽油中的硫醇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加氢重汽油中硫醇主要为正戊硫醇、正己硫醇和C7异构硫醇.采用固定床脱硫醇催化剂BXMC,以不同硫醇含量的加氢重汽油为原料,在实验室采用100mL固定床装置进行脱硫醇工艺评价试验,考察了体积空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工艺条件对脱硫醇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1000h寿命试验.结果表明,体积空这是影响脱硫醇效果的关键因素,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对脱硫醇效果的影响较小,固定床脱硫醇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体积空速1.5 h-1、反应温度45℃、反应压力0.1 ~0.3 MPa,活化剂加入量100 ~200 μg/g.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1000h寿命试验期间,能够将加氢重汽油中的硫醇质量分数降至10 μg/g以下,说明该脱硫醇催化剂对加氢重汽油中的二次硫醇有较好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种加氢催化剂,以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独山子石化)焦化汽油为原料,开展焦化汽油单独加氢生产乙烯裂解原料石脑油的可行性试验研究,通过对反应温度、体积空速、氢油比的考察,确定了适宜条件:单独加氢时,温度290~295℃,体积空速为2.0~2.5 h~(-1),氢油比300,压力2.5 MPa;稀释后焦化汽油单独加氢时,温度280℃,体积空速为2.0~2.5 h~(-1),氢油比300,压力2.5 MPa,产品性质均能达到石脑油质量要求。由于催化剂易结焦,装置稳定运行受限,因此,该催化剂不适合双烯值较高的焦化汽油单独加氢,独山子石化焦化汽油也不适合单独加氢,掺炼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将油漆中的苯系物提取出来,采用气相色谱仪对油漆中的苯、甲苯、二甲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优化了样品的色谱分离条件、提取溶剂、定量及定性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为检测油漆等化工品中苯及同系物含量的方法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60万t/a芳烃抽提装置甲苯收率及质量不达标的问题,采用VMG Sim流程模拟软件,选择Advanced Peng-Robinson物性方程对芳烃抽提装置脱重塔进行了流程模拟。结果表明:脱重塔脱C_(≥9)组分时,出口物料中三苯单体组成模拟结果准确,C_(≥9)组分模拟值与实测值偏差0.145个百分点,塔底物料模拟结果误差较大;脱重塔脱C_(≥8)组分时,与脱C_(≥9)组分相比,在塔顶回流量不变,塔底抽出量由0.70 t/h提高至6.20 t/h,塔顶回流温度、塔顶温度、塔底温度分别降低2.0,4.9,6.9℃的条件下,塔顶甲苯和C_8芳烃收率依次为99.87%,5.75%,塔底甲苯质量分数为0.355%。 相似文献
7.
8.
通过FCC重汽油馏分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两段工艺的温度条件实验,表明随反应温度升高,加氢脱硫单元中产物硫含量降低,烯烃含量降低,265 ℃后烯烃含量降幅增大,与原料相比降低29.4%;辛烷值恢复单元可使加氢脱硫产物的硫进一步得以脱除,在370 ~375℃,随温度升高,硫含量下降趋势明显,产物的烯烃含量较加氢脱硫产物进一步降低,随温度升高,烯烃含量小幅降低,365℃后,烯烃体积分数低于18%;对于硫质量分数770 μg/g的FCC汽油,在生产国Ⅳ标准汽油时,重汽油馏分加氢脱硫-辛烷值恢复两段工艺适宜的一反/二反温度为250~265℃/365℃. 相似文献
9.
10.
裂解碳五原料经选择性加氢和甲醇醚化反应后,产物组中既有非极性的碳四、碳五烃类,又有极性的甲醇、甲基叔戊基醚和叔戊醇。使用单根毛细管柱很难将包含了17种沸点接近且结构、极性不同的单体烃组分有效分离,为此,实验中使用了一种能将极性柱与非极性柱特殊串联的方式,方便快捷的解决了碳五醚化后产物组成测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