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9篇
水利工程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DEM是表征地形状况的重要指标,在山洪淹没模拟中起着重要作用。以2016年7月19日发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西部山区的特大暴雨山洪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HEC-HMS水文模型和FLO-2D水动力模型,设置5种DEM分辨率方案(30、20、15、10、5 m),从淹没范围和淹没水深两方面分析了DEM分辨率对山洪淹没模拟的影响,并从模型运行时间角度对其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DEM分辨率越高,则淹没范围越小,平均淹没水深越大,即模型模拟精度越高,山洪事件的淹没范围及水深越接近于实际调查情况(DEM分辨率为30和5 m时,淹没范围及淹没深度的模拟精度分别为0.56和0.41、0.76和0.79);随着DEM分辨率的提高,尤其从10 m提高至5 m时,模拟结果差异减少,模拟精度的增幅也减小,淹没范围和水深的精度增幅分别为2.70%和3.94%;DEM分辨率越高,则模型运行时间越长,模型运行效率越低,5 m DEM方案下的运行时间为30 m DEM方案的700倍。综合考虑模拟精度及模拟时间,10 m分辨率的DEM对山洪淹没模拟、风险评估及预警预报等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2.
3.
嘉兴老火车站的再现反映出当下城市建设中普遍性的复合问题,即位于中心城区的火车站及其周边地区的更新问题。文章首先依时间顺序梳理与嘉兴老火车站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城市“事件”,从纵向的历史时间线观察建筑的演进,从横向的城市空间发展理解建筑的价值,由此厘清建筑与城市之间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以说明嘉兴老火车站再现的意义。更进一步讨论如何在再现嘉兴老火车站的过程中解决资料匮乏等诸多问题,并推动嘉兴站实现“站城融合”,从而恰当地完成当代的城市与建筑更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古南街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项目中水龙宫便民设施、西街民宿、练泥池茶室3个案例的解读,探讨了在该类型的保存工作中援引历史原型的思路,并由此指出,作为一种策略,将其与社会需求、文化传统、标准建造、地方工艺等不同主体经验进行接合的可能.最后,试图以物质文化和生活空间的视角,探讨历史与记忆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以赤山湖水利风景区内十座车船行桥的营造为分析实例,探索大型风景区中“以小筑征大观”的可行操作和实践方法。营造分为三个阶段:山水环境模式的分类和归纳、桥梁的因地就势和经典意象的拾取、与册页相通的取景方式和最终以十桥为核心的实境完善。以此探讨如何落实“桥”在传统概念里具有的物质和精神多重属性、如何把握风景区中“单体”与“群体”、“小型”与“大型”之间的总体联系等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6.
黄洁  沈旸  鲍莉  俞海洋  谢冰 《建筑遗产》2021,(3):100-108
城市保护再生工作中常因复杂的产权关系及产权人诉求不一等问题导致建设工作陷入困境,由此"整体租赁"改造模式作为一种应对策略不断被提及.文章以南京小西湖历史地段内的马道街29号更新改造为例,探讨整体租赁这一改造模式.马道街29号从民国至今经历了涉及位置、归属、功能等方面的多重身份转变.设计中建筑师采用了加法、减法、加减法等改造措施以应对其丰富的历史,并指出这座民国小楼诸般身份转变的背后,承载的是守护生活记忆的各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四川南充市第五届乡村文化旅游节暨西充县首届桃花节,于2013年3月在该县古楼镇赵家庙村开幕,主题是“‘乡’约西充‘桃’醉天下”。作为主会场所在,其地毗邻广南、成德南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并拥有万亩充国香桃和五千亩成片油菜;届时,粉红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交相辉映。村里选择了一片可俯瞰这一壮观景象的台地,希望建一座可观景可休息的房子,桃花节期间作为集散中心,平时则用于村民活动室。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河北省城市内涝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从数据共享、内涝监测、数值预报及内涝业务系统建设等多方面对当前河北省城市内涝灾害风险预警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于城市保护与再生实践,“城南旧事”能否成为发见历史的线索和想象城市的方法?以小西湖实践中3种尝试——小西湖塔影因借的情境再现、三官堂基址呈显的陈规再造、翔鸾庙地名辨读的里坊再识,试图说明:历史/传统/文化的延传、呈现和感知,是如何通过意识形态和特定情境中的话语和叙述来操作的。  相似文献   
10.
王为  沈旸  俞海洋 《新建筑》2021,(3):72-76
不同的实践主体在认知上的差异使乡建最终呈现为多重愿景叠合的复杂想象.文章以一座乡村食堂的建造过程为样本,聚焦材料及其工艺的选择,通过具体材料的知觉特征及其文化隐喻,考察处于乡村脉络中的工艺的特定涵义,以此讨论乡建中潜在的理论模型、实践特征、规范价值,以及不同身份的主体对它们的呈现方式,并试图指出它可以成为一种沟通性的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