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大学校园作为城市重要的社区组团,较大的办学规模与能源消耗对城市环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绿色校园的建设评价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首先厘清绿色校园的相关概念,梳理国内外绿色校园评价的标准与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绿地景观格局-碳中和-可持续理念(LPCNS)的绿色校园评价体系,以综合性和动态发展的视角提出大学绿色校园评价的体系构建、指标选取与测度路径,从而实现大学绿色校园以评促建的提升目标。研究可为大学绿色校园评价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空间异质性原理和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认为,在生境质量评估过程中,使用空间镶嵌分类代替土地利用/覆被分类可以更加完整地捕捉土地空间组分、结构与生态功能差异。以河南省黄河流域周边城镇为研究区,提出以ISODATA聚类为核心的空间镶嵌分类框架,并将分类结果用于InVEST生境质量模型评估过程,最终探讨研究区2000—2020年生境质量演变的整体与样带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拥有5类支柱性和6类过渡性空间镶嵌类型,各类空间的演变体现出建设用地等扩张对空间镶嵌模式全局的差异性和联动性影响;研究区生境质量整体呈“西北高、中东低”的分布格局,研究期内Ⅲ等生境质量空间大幅减少,Ⅰ、Ⅱ等生境质量空间逐渐增加,过渡性空间在其中起到了重要影响,该影响在自然地理样带和城镇发展样带典型的过渡地段均有所体现。研究结果对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功能调控具有一定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4.
数控系统中动态性能与定位精度决定了加工质量及效率,为满足磨床数控系统控制要求及加工精度,研究快速整定PID方法及提高定位精度补偿方式,基于PMAC运动控制器搭建五轴数控工具磨床的全闭环伺服系统。针对伺服系统动态性能差、跟随误差较大等问题,阐述了基于PMAC的前馈-PID陷波滤波器伺服算法,提出了快速PID整定方法。针对定位精度差的问题,论述了定位补偿原理及方式,使用激光干涉仪进行目标点测量后制作螺距补偿和反向间隙补偿表。结果表明,PID整定方法得当,五轴磨床的动态响应性能良好,跟随误差大幅度减小;定位补偿措施合理,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大幅度提高,达到设计要求的3μm以内。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早已深入到我国民众生活、工作、学习的每一个角落,哪怕是作为一名高中生,也能够认识到电力的重要性.在高中的物理学习中,电学是这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得益于电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国民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才得以迅速提高,为此本文就电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为电学更好地应用于我们生活中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7.
胆甾相液晶被广泛应用于光学滤波器中,但是其带宽较宽,无法应用于窄带宽滤波器。而蓝相液晶滤波器反射带宽窄,且其在聚合前后以及模板化重构前后稳定性非常好。因此,本文研究模板化单畴蓝相液晶的制成与光特性,通过多模板集成,可以实现多波长窄带滤波器的灵活制备。实验结果表明:单畴蓝相液晶的中心反射波长的半高宽约为35nm,比胆甾相液晶的反射带宽要窄得多,并且模板化过程中心波长与带宽基本保持不变。且当入射角变化时,模板化蓝相液晶滤波器的中心波长偏移也远小于胆甾相液晶滤波器。用这种方法实现的滤波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转向存量阶段,社区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其可持续发展方式是城市规划领域积极探讨的热点,关于生活圈的研究也逐步成为城市社区更新的重要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和分析,首先总结出大型居住社区生活圈在建设规模、功能布局、交通体系及人口构成4个方面的特点和相关的问题;其次基于城市人理论提出生活圈优化的三大途径,即基于社区空间环境整合的绿色空间更新途径、基于多维活力的功能布局营建途径以及基于资源共享的城市路网激活途径;最后针对龙泽园街道的空间环境进行详细研究总结,从绿色开放空间体系、就业与服务设施布局、街区尺度与路网密度3个角度提出生活圈优化策略,进而为同类社区生活圈更新治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黄河滩区周边城镇为研究区,基于InVEST模型与6项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生境质量演变与景观格局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生境质量方面,自1980年以来研究区生境质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冷热点集聚效应明显;(2)景观格局方面,耕地斑块优势程度最强,建设用地斑块破碎化程度最高,林地、草地仅在连接度指数上与之相近,但草地COHESION、AI指数在2000—2010年间大幅度下降;(3)生境质量与景观格局相关性方面,水域LPI、AI等指数与生境质量均呈显著的相关性,耕地、建设用地在LSI、COHESION等方面也表现出突出影响。研究结果对黄河滩区及周边城镇区域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境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