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日照钢铁1580mm热轧带钢生产线半连轧机组实现自由轧制的工艺技术研究和具体实践应用。主要从轧制二级模型的优化,辊形的优化謦莓,以孕开轧制度的制定等方面进行改造,最终顺利实现自由轧制,完全适应1580mm热轧带钢厂生产模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3.
张子彦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8)
科威特KOC特大型过渡带项目地形复杂、城区交通状况恶劣、交通安全风险高、管控难度大,是交通安全管理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一场建筑业的革命.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导入,建筑生产的全产业链会使建筑在生产过程与使用全生命周期,完全以一种新的组织生态方式衔接发展.同时,由于新建筑理念的发展,新技术方式的进步,新生产方式的应用,节能环保创能,以及建筑标准化装配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建筑生产的数字化与工业化也持续深入.建筑与环境的... 相似文献
5.
地面飞行仿真技术在航空技术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 对飞机的性能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飞机系统也越来越复杂,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及超前研究的需要,这些都对它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飞机地面飞行仿真系统在质量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加两方面都要求进一步不断的发展.通过改进数学模型,视景系统和综合仿真能力不断在质量上改进,通过增加新的机动模态,新的空战方式及新的飞行器飞行仿真不断发展新的仿真功能. 相似文献
6.
飞机在高原机场飞行条件下,由于缺氧的原因会对飞行员的生理和心理特性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导致人机闭环稳定性出现问题,从而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因此,研究高原飞行条件对飞行员数学模型的影响,并进行适当的修正是很有必要的.对飞行员数学模型修正研究的重点应放在对人机闭环稳定性影响较大的时间延迟上. 相似文献
7.
8.
9.
10.
地下煤火隐蔽性强且危害大,不仅破坏植被及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大气污染,且易诱发地质灾害,威胁周边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煤炭的安全生产,因此开展地下煤火灾害的准确识别与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单一遥感手段难以准确识别地下煤火的问题,基于 2017-2019年的多景Landsat-8影像和Sentinel-1 A影像,利用普适性单通道算法和DS-InSAR(Distributed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技术分别获取了水西沟煤田长时序地表温度与形变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基于阈值分割与时空耦合叠加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融合地表温度与形变的地下煤火多源遥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地表长时序温度和形变时空协同分析可以有效克服非煤火高温或形变等复杂异常信号产生的影响,凸显了地下煤火信号在地表温度与形变 2个维度中的响应特征.而且,地下煤火区地表温度异常与形变异常空间分布形态存在细微差异,其中形变异常得益于SAR影像分辨率和外界干扰因素较少等条件,其对地下煤火识别的指示作用更强,而基于温度异常正确识别的煤火区域范围则与实勘煤火边界具备更好的空间一致性.另外,地下煤火灾害的温度与形变峰值空间位置存在一定偏移,但在时间维度上 2者响应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表现为稳定的异常高温与持续沉降.可见,与单一遥感手段相比,融合 2者的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地下煤火区,为地下煤火灾害的广域普查和及时防治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