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几种不锈钢纤维针织物和机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和表面电阻等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建立了模拟试验来探究影响不锈钢纤维针织物屏蔽效能的关键因素,从而揭示其屏蔽机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除了辐射源种类、金属纤维含量、金属纤维分布方式、织物组织结构等基本因素之外,针织物与机织物不同的织造方式,金属纤维在针织物的纵向不导通是限制不锈钢纤维针织物屏蔽效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压顶圈梁和支护桩的空间协同作用的分析 ,建立了圈梁与支护桩协同工作的简化计算模型 ,通过应用有限单元法将圈梁对支护桩的约束作用进行研究 ,对二者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纳米磁性氧化铁负载于改性凹凸棒石,之后利用壳聚糖对其进行包覆,并以戊二醛为交联剂使其充分交联,制备得到壳聚糖/磁性铁改性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并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X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材料的结构进行系统表征。将该复合材料应用于对四环素废水的吸附处理,结果发现该材料对水中的四环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在298 K下可达184.96 mg/g,远高于凹凸棒石和壳聚糖的吸附量,且吸附材料易于与废水分离。对其吸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其在酸性条件下对四环素的吸附量明显高于碱性条件下,当pH=5时达到最高;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Sips模型,说明四环素主要通过化学作用被复合材料吸附,且材料表面均匀;材料对四环素的吸附机理包括螯合、静电吸附、硅酸盐键合、氢键连接及π-π堆积等。 相似文献
4.
电磁屏蔽织物是现代电磁屏蔽材料中的一颗奇葩,对人体的健康有非常大的意义。根据研制方式的不同,电磁屏蔽织物主要包括防电磁辐射纤维与常规纤维混编混纺织物、纤维表面镀金属织物、电磁屏蔽涂层织物。介绍了这些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应用领域及研究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叙述了电磁屏蔽织物屏蔽效果的表征与测试方法。对电磁屏蔽织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采用纳米技术开发电磁屏蔽织物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电磁屏蔽织物是现代电磁屏蔽材料中的一颗奇葩,对人体的健康有非常大的意义。根据研制方式的不同,电磁屏蔽织物主要包括防电磁辐射纤维与常规纤维混编混纺织物、纤维表面镀金属织物、电磁屏蔽涂层织物。介绍了这些电磁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应用领域及研究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叙述了电磁屏蔽织物屏蔽效果的表征与测试方法。对电磁屏蔽织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采用纳米技术开发电磁屏蔽织物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7.
设计了几种代表性织物组织结构的不锈钢纤维混纺针织物,研究了织物组织结构对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织物组织结构选择充满系数较高的双罗纹组织、打鸡双面组织、添纱衬垫组织、衬纬组织和绕经组织,以降低织物厚度、密度、孔隙等因素对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对所有织物进行了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结果显示:双罗纹织物、双面织物、添纱衬垫织物、衬纬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都很不理想,且远远低于含不锈钢纤维机织平纹布,但是绕经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要比其他组织的针织物的屏蔽效能高得多,基本能达到国标上对屏蔽服的屏蔽效能要求。绕经织物与其他几种针织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纵向多了一些连续的含不锈钢纤维的混纺纱。说明针织物组织结构是影响电磁屏蔽效能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在织物纵横向形成纵横交错的导通的金属网栅的方式来改善不锈钢纤维混纺针织物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8.
9.
10.
考虑圈梁空间效应的支护桩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压顶圈梁与支护桩空间协同作用的分析,建立圈梁与支护桩协同工作的简化计算模型,应用有限单元法将圈梁对支护桩的约束作用进行研究,对二者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