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棚油田属于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储层温度高,碳酸盐、敏感性矿物含量高。针对储层特征,通过室内研究,研究出了针对性强、缓速性能好、耐温高、腐蚀速度低、防二次沉淀能力强、低伤害的SJ酸化技术。该技术在安2037井获得了成功,日注水量由酸化前泵压26MPa下地层不吸水上升到酸化后25MPa下的70m^3/d左右,达到了配注要求,目前继续有效。现场施工的成功对安棚油田注水井下步酸化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安棚深层系凝析气井射孔压井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保护油气层的射孔压井液技术,该技术所用的配方具有低密度,低表面张力且具有较强的防膨能力等特点,在安棚深层系低孔低渗油田安3003等凝析气井作业中现场试验,解决了安棚深层系低压气井的水锁伤害等问题,对低孔低渗油气田作业入井流体的研究与应用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河南油田赵凹区块注水效果不好,欠注严重,酸化效果不理想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储层伤害因素分析和酸化增油技术研究,进行了酸液体系的配方优化,优选出的酸液具有对金属腐蚀性小,与地下流体配伍性好,对岩屑溶蚀率高的特点。现场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注效果,3口井实施有效率100%,注水压力下降了1-8 MPa。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论述了国外聚乙烯粘合理论及表面处理技术的重要研究工作和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5.
安棚油田属于特低孔特低渗油气藏,储层温度高,碳酸盐、敏感性矿物含量高。针对储层特征,通过室内研究,研究出针对性强、缓速性能好、耐温高、腐蚀速度低、防二次沉淀能力强、低伤害的SJ酸化技术。该技术在安2037井获得成功,日注水量由酸化前泵压26 MPa地层不吸水上升到酸化后25 MPa下的70 m~3左右,达到了配注要求,目前继续有效。现场施工的成功对安棚油田注水井下步酸化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聚乙烯醇(PVA)在水溶液中的超声波降解及与丙烯腈(AN)的共聚反应。结果表明:PVA的降解速率遵循Baramboim动力学方程。改变超声辐照时间或加入PVA水溶液中的AN量,可得到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类共聚物。用IR、MS、PGC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共聚物的结构,证明所得产物主要为嵌段共聚物。在2%的PVA/AN(1/1.6,重量比)水溶液中,以21.5kHz、490W的超声波在20±1℃下辐照28分钟,水溶性共聚物产率为25.49%,共聚物中AN含量为13.98%;在相同条件下,对2%的PVA/AN(1/4,重量比)水溶液辐照100分钟,水不溶性共聚物产率为296.01%,共聚物中AN含量为75.56%。  相似文献   
7.
宝浪油田属于低孔、低渗-特低渗油藏,焉2区块、宝中Ⅱ油组、宝北Ⅰ+Ⅱ油组注水井欠注严重,常规酸化增注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问题,在进行了注水井欠注原因及酸化技术难点分析的基础上,优化研究了酸液配方和不排酸酸化工艺技术,并配套了憎水剂增注、活性水增注等酸化后处理技术。通过7口井的现场应用,累计增注25 173 m~3,取得了较好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双河油田上倾尖灭区注水井欠注严重、常规酸化增注措施效果不理想的实际情况,对储层的岩性、物性等特征及伤害因素进行了评估分析,有针对性地实验优选了适合该区储层特征的低伤害酸液体系。矿场应用表明,研制出的缓速低伤害酸液体系.起到了显著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来静压管桩在大中型城市建筑工程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静压桩的施工技术,并且对各个方面的注意事项笔者提出了见解和质量控制也做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凹区块酸化增注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河南油田赵凹区块注水效果不好,欠注严重,酸化效果不理想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储层伤害因素分析和酸化增油技术研究,进行了酸液体系的配方优化,优选出的酸液具有对金属腐蚀性小,与地下流体配伍性好,对岩屑溶蚀率高的特点。现场实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注效果,3口井实施有效率100%,注水压力下降了1~8M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