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FPGA取代计算机实现高分辨率图像的采集、处理和显示可以解决图像采集速度慢和图像品质低的问题。实现了视频信号的采集、存储、反馈控制传感器、图像增强以及液晶显示.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组成结构,并分析其硬件原理.FPGA具有易擦写和逻辑规模大的特点.处理结果可以通过串口、USB口和上位机通讯并且可以实现板上大容量存储.系统具有集成度高、应用度广、使用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3.
4.
采用非静压近似建立了适应于非线性内波的非静压海洋内波动力学模型,并据此对复杂海底拓扑结构诱导的非线性海洋内波生成与演进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对配置不同计算条件,给出了2个海脊特征变化时引起的内波密度场分布、相对涡度场分布及内孤立波抵达时间和强度等定量分析结果,为典型内波分析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值模拟方法。该研究对于揭示非线性内波生成和传播的规律性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针对目前报导的磁定位算法存在多解、计算速度慢等问题,本文根据水下目标磁场的远场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磁偶极子反演定位方法,并建立了目标磁场分布的定位模型,同时提出了双标量磁探仪探测定位方法,完成了水下目标磁异常定位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定位误差在30 m以内的概率达到了96 %,定位误差在60 m以内的概率达到了100%,当目标处于不同方位时的定位结果均满足要求.该方法克服了现有算法的缺点,定位结果更为准确,可以满足水下目标准确定位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水下运动物体可以在海面产生波浪,这种波浪与海洋表面波相互作用改变了海浪谱的高低频分布而形成波浪尾迹。将这样的波-波相互作用处理为对背景海浪谱的扰动,利用海面微波散射的二尺度模型,分析波浪尾迹对雷达散射系数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数值计算模型;对水下不同运动状态物体的波浪用汇源分布法计算出波面函数,将它们分别与一些特定海况的海浪波面函数叠加,并对之进行微波后向散射测量仿真计算,给出波浪尾迹的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探测图像;再利用二维谱分析技术对模拟SAR图像进行处理,提取波浪尾迹信息。初步结果表明,SAR探测下运动物体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