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7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三里矿区地表水化学特征和离子来源,以期为矿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系统采取了三里矿区内河流、池塘和泉水水样共11个。运用Durov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图和多元统计分析对其水化学类型及离子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的溶解性固体总量TDS平均值为123.36 mg/L,属淡水;pH平均值为8.40,呈弱碱性;Ca2+为优势阳离子,阴离子以HCO3-为主;由Durov图可知Ca-HCO3型为研究区地表水的主要水化学类型;由Gibbs图和相关性分析以及离子比值分析可知三里矿区地表水中离子来源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影响,受阳离子交替吸附、人为活动及矿区矿采活动影响较小;研究区地表水离子来源主要以碳酸盐岩风化溶解为主,兼有硅酸盐岩和硫酸盐岩的风化溶解影响。  相似文献   
2.
冯松宝 《新疆石油地质》2012,33(5):517-519,515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超高压对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等成藏要素的影响,研究了超高压对天然气运聚成藏的作用。以库车坳陷为例,结合烃源岩生烃史、圈闭形成史和高压演化史等地质史,分析了库车坳陷超高压大气田形成机理。研究认为,超高压在库车坳陷大气田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抑制了侏罗系烃源岩的演化,改善了白垩系储集层的储集性能,提高了古近系膏泥岩盖层的封闭能力,为油气的幕式排烃和二次运移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高压(50 MPa)下黄金管生气动力学实验,对塔里木盆地不同原油样品裂解成气组分产率特征与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地下原油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牙哈5井原油、哈得4-87井原油样品裂解具有很高的总气态烃产率(分别高达738.87和598.98 mL/g)和大量的C2-5烃产率(分别为256.85和188.63 mL/g);原油样品裂解生成甲烷的活化能分别为276.3~347.5 kJ/mol、263.8~351.7 kJ/mol;频率因子分别为2.07×1016s-1、1.42×1016s-1.地质条件下,牙哈5井原油、哈得4-87井原油的消失温度分别为197~220.8℃和186.5~212℃.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公交车的到站准点率,制定合理的公交车发车时刻表.文章依据最新的交通调查实时数据,编制适应实时线路的公交时刻表,建立基于可靠性的双层规划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GA)求解模型.以宿州市15路公交车为例,测试结果表明:遗传算法求解出双层规划模型中的发车间隔,不同线路公交车的发车间隔不同,宿州市15路公交车划分为7个发...  相似文献   
5.
根据界沟煤矿10#煤层1011工作面底板的富水情况,结合物探和钻探资料,分析认为注浆改造改造是1011工作面底板改造较合理的方案。基于现场的实际资料,套管深度设计为16m,钻孔深度为煤层底板下56m,注浆终压为5.5MPa,扩散半径为30m,布置了8个钻场87个注浆孔和18个检查孔,运用孔口压盖式注浆法,以单液水泥浆为主直接对含水层进行大量注浆。注浆改造后,运用检查孔检查了注浆质量,检查结果为注浆孔的水量由注浆前每个注浆孔的水量>30m3/h到注浆后每个检查孔水量<2.5m3/h,表明浆液有效地填充了底板的断层和裂隙,达到了改造底板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淮北煤田任楼煤矿为研究对象,探究了煤中硅酸盐矿物对煤热解的影响。对任楼矿煤样进行酸洗脱除其中的硅酸盐矿物,并将原样与酸洗过的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热重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煤样RL-18-7的热解率为21.29%,煤样RL-18-7(去硅酸盐)的热解率为33.07%,煤样RL-18-4的热解率为28.04%,煤样RL-18-4(去硅酸盐)的热解率为39.30%,热解各个阶段去硅酸盐样品的热解率均大于原样。分析认为任楼煤矿煤中的硅酸盐矿物在煤的热解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硅酸盐矿物在煤热解的过程中能够阻止煤塑性颗粒的团聚;硅酸盐矿物具有吸附性,煤热解所产生的烃能够被黏土类矿物表面吸附留存,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煤的进一步热解。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行人过街效率低以及慢行与机动车的侧向冲突问题,避免城市道路路段照明不足给夜间行人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多发路口的交通事故率,文章利用智能交通数值仿真方法,设计一种基于视觉和听觉的夜间行人安全过街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降低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事故发生率.数值仿真结论表明,机动车驾驶员在行驶的过程中主动停车,...  相似文献   
8.
在显微组分分离的基础上,通过对天安煤业十矿受岩浆侵入影响煤的显微组分热解特征进行研究表明,与低变质程度煤的显微组分相比,PDS-20-42煤样和PDS-20-49煤样在第二和第三阶段的热解温度上升。PDS-20-42煤样采样点的镜质组热解率最高,惰质组热解率最低;PDS-20-49煤样采样点的惰质组热解率最高,镜质组热解率最低。随着受岩浆接触变质作用影响的程度加深,镜质组和壳质组的生烃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的发生会影响道路的通行效率,为辅助高速公路管理者掌握道路事件对交通运行的影响程度,从而对应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实施管控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排队论的交通事件评级机制。首先,对历史交通事件数据进行了分类分析,确定了事件严重程度的主要影响要素。其次,考虑事件发生时交通流量、占用车道数等因素对交通流运行的影响,以事件造成的排队变化速度为指标,提出了一种高速公路交通事件影响等级划分机制。最后,利用交通仿真软件SUMO对事件影响等级划分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该方法能够合理对交通事件影响等级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影响岩体稳定性因素,结合钻孔揭露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研究了51-72煤层段岩体的稳定程度。研究表明,51-72煤层段岩体以碎裂和散体结构为主,褶皱发育程度以中等发育为主,岩石单向抗压强度在30~45MPa间占60%以上,主要属粉砂岩-泥岩沉积区;51-72煤层段岩体稳定性以极不稳定和不稳定为主,约占65%,较稳定的约占25%,稳定的仅占10%。评价结果与矿井实际揭露情况基本一致,为巷道布置、支护形式选择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