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微震监测仅能反映微震所在区域危险性、CT反演监测不能及时反映当前工作面危险程度等问题,以山东济宁东山古城煤矿3105工作面为工程研究背景,提出了微震-应力多维信息监测预警方法,将短期的微震监测和中长期震动波CT反演监测技术相结合对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进行判识,并结合基于中长期CT反演的大范围监测结果,利用工作面周边的微震数据对其修正,实现对工作面中长期应力演变及短期微震集聚的实时、动态监测预警。针对3105工作面2019年8月近1个月微震事件的时空分布异常情况,判断工作面前方变窄的区段煤柱区域为应力异常区域,采用CT反演技术进行危险区域划分和预警:依据CT反演结果,给出强冲击和中等冲击危险区域范围,确定3105工作面高波速冲击危险区域位于工作面材料巷和运输巷超前100~200 m区域;根据CT反演结果,按照分区管理原则,对高波速冲击危险区域采取了相应的煤层大直径钻孔、煤体爆破和深孔爆破卸压相结合的卸压解危措施。应用结果表明,利用震动波CT反演技术能准确预测两巷高波速与压力异常区对应关系,有效预测冲击危险区域,且能够区分危险等级;在高波速危险区域实施卸压措施后,有效降低了该区域微震频次及能量,微震频次及能量分别由515、12×105 J降低至338、5.98×105 J,下降了34.4%、50.2%,卸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3.
武所屯煤矿16煤薄煤层回采工作面试验采用机采采煤工艺,采煤机割煤,刮板输送机运煤,单体液压支柱对工作面进行支护,机采代替传统的炮采工艺,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保证了作业安全,提高了劳动效率和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里彦煤矿九采区回风上山采用钻眼爆破法施工,施工过程中优化施工设计,改善运输系统;优化施工工艺,改进施工方法;强化正规循环作业,科学组织施工保证了施工安全,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分析了架棚方法过巷道冒落区的优缺点,提出了管棚支护过掘进工作面冒落区的方法,减少了支护成本,增强了安全保障。针对煤矿生产中遇到的类似巷道冒落区,该方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