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雨水资源化以其处理成本经济、处理方法简单等优点,成为一种新的可利用水资源。雨水资已成为源应用于补充城市景观营造用水的途径和设计理念。以厦门市某工程为实例,介绍了城市雨水在城市景观水体建设中的应用技术,对缓解供水紧张和节约用水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前景。 相似文献
2.
顺坡填筑的填土地基处理方法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顺坡填筑的人工填土地基处理在山区城市建设中屡见不鲜。人工填土的湿陷性、不均匀性给地基处理带来技术难题,特别是顺坡填筑的人工填土,土层厚度大且厚度不均,若处理方案选择不合理可能导致较大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开裂变形,影响正常使用。文中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对三种地基加固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比较了单一强夯法、加筋土地基加固法、强夯和加筋土地基联合加固法的处理效果。通过对沉降量和沉降曲线变化趋势的分析,在项目设计方案中选取了强夯联合加筋土加固的地基处理方法。项目已竣工5年以上,位移监测结果表明,沉降变形在规范允许范围内,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为以后类似顺坡填筑的填土地基处理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岩质基坑开挖往往采用逆作法施工,在不同开挖阶段下支护结构及锚杆(索)应力发挥不同,基坑变形不同,对相邻隧道结构的影响不同,具有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通过数值分析能预测岩质基坑逆作法分步施工时,基坑侧壁水平位移变化趋势、隧道结构应力变化情况及隧道位移发展状况。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受缓倾岩层层面控制的超深岩质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逆作法分步开挖对相邻地铁、公路隧道的影响,通过将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现场试验、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模式,得出了基坑开挖工况对地铁隧道位移、内力影响较明显,建筑物加载工况对公路隧道位移、内力影响较明显的结论。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结果较为吻合,该项目可为以后类似工程问题的基坑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某裙房及拟建超高层塔楼附近有隧道通过,该隧道在平面位置上与塔楼相邻,并从裙房下部穿越,空间关系复杂。本文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通过围岩的位移场、应力场、塑性区分布及变化情况分析三者的相互影响程度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修建裙房后开挖隧道,相互影响小,塔楼修建对隧道影响大,为确保安全,需增大塔楼与隧道两者水平距离。本文分别对7.5 m、11 m、14 m三种不同水平距离进行建模分析,得出了隧道距离塔楼的最小水平距离大于14 m,两者相互影响程度较小的结论。可为以后类似工程问题的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端阻力在嵌岩5倍桩径时为零提出了疑问,认为岩石因岩性的不同和岩石强度的不同,节理发育与风化程度的差异,并非所有的岩石都适用于这一规定,尤其是强度较低的泥岩等软岩,当嵌岩5倍桩径时端阻力并不为零,有可能还较大。因此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指导软岩中嵌岩桩的设计将会过分保守。另外,对于支承在软岩上的扩底桩没有具体的规范条文用于计算。若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计算,则存在着随嵌岩深度的增加,承载力减小的趋势,承载力无法满足。 相似文献
6.
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