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篇 |
综合类 | 14篇 |
化学工业 | 1篇 |
机械仪表 | 2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矿业工程 | 2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4篇 |
水利工程 | 15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篇 |
自动化技术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卷烟车间是卷烟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其生产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车间调度是卷烟车间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优化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周期.方法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车间的生产流程,运用优化技术求解模型,以最小化任务完成时间为优化目标.结合车间实际情况,采用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 经优化后,最大完工时间的最小值为614,在90代左右进入收敛状态.结论 验证了优化算法在解决车间调度问题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优化后的调度方案可以大幅提高车间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朱家峁长焰煤硫分组成、可选性及脱硫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现有的物理分选无法得到S_(t,d)小于1.0%的产品,选择高精度的重介质分选工艺,精煤硫分能降到1.4%;小于0.5 mm粒级煤泥采用小直径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后能得到S_(t,d)小于1.0%的产品,优于常规浮选工艺;综合分析表明,该矿产品适宜配煤造气。 相似文献
3.
窗口坝拦截泥石流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石流窗口坝是一种常见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具有拦砂节流、护床固坡等重要调节功能。为了探寻泥石流的过坝特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不同类型泥石流的过坝情况进行了探讨。试验发现,泥石流过坝前后颗粒组成的变化与泥石流密度相关性较大,在泥石流密度为1 650 kg/m3时,窗口坝对泥石流的筛选能力最强;泥石流过坝后密度降低情况较明显,并且受泥石流窗口坝闭塞类型的影响,不同闭塞类型下泥石流密度降低率具有相似规律,在泥石流密度为1 800 kg/m3左右时,泥石流密度降低率最大;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拦排比L与泥石流密度γc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安县晓坝镇处于"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受灾严重,不具备重建条件,需选址重建。在野外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勘查和室内试验,深入研究了晓坝镇灾后新建场址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研究表明,新建场址主要土层为粉质粘土和淤泥质土,属高压缩性软弱土;地下水埋深浅,对基础施工和地基土承载力影响大;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属抗震不利地段。提出了深层水泥土搅拌法和换填地基两种软基处理方案,以及加强地基基础抗震设计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震后北川县泥石流灾害具有暴发频率高,规模大,潜在危害严重等特点,已经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关键制约因素.震后潜在泥石流发育度的评价,对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在野外调查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利用Arc-GIS技术,采用多因子叠加法对震后北川县潜在泥石流发育度进行了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把北川县分为泥石流高发育区、中等发育区和低发育区.高发育区集中于擂鼓镇-曲山镇-陈家坝乡一带,沿发震断裂上盘分布,占县域面积的6.6%;中等发育区位于高发育区两侧,以断裂上盘为主,占县域面积的22.5%;其余属低发育区,占县域而积的70.9%.在泥石流高发育区必须规避泥石流灾害;在中等发育区,应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确保没有灾害威胁,否则也必须进行规避. 相似文献
6.
7.
在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建设、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不断加快的形势下,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系统化方向快速发展,同时对信息化建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思想、组织、管理、实施、技术、决策6个方面对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提出了优化建议,从管理上保障生态环境信息化,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宋家沟为一条活跃的泥石流沟,该沟历史上曾爆发过较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对沟口新建川藏铁路升航大桥构成潜在威胁。通过区域资料收集、遥感解译技术、野外地质调查、室内实验分析与参数计算等综合手段,在研究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的基础上,评价其危险性,针对泥石流对铁路工程的影响,给出防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宋家沟流域内泥石流的松散固体物质来源的类型主要包括坡面及冲沟物源、崩塌物源、工程弃渣物源和沟道物源;宋家沟泥石流活动处于发展期,泥石流的危险度属于中度危险,与实际调查结果一致。研究成果可为新建川藏铁路类似工程的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颗粒级配是影响坝基渗透的重要因素,并影响扬压力的大小和分布特征。采用自制装置对不同颗粒级配的6种土样进行坝基渗透实验和竖向渗透实验,研究了细颗粒含量和最小粒径对坝基渗透和扬压力分布的影响,并建立了细颗粒含量与坝基渗透系数和扬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坝基土细颗粒含量530%P40%时,最不易发生沉降变形和渗透变形;不同颗粒级配下坝基扬压力沿中轴线均呈线性衰减;坝基土发生渗透变形前扬压力折减系数与渗透系数存在对数变化关系,与细颗粒含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渗透变形后,扬压力出现大幅波动。 相似文献
10.
游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5)
高铁接触网对防雷技术的要求比较高,目的是维护高铁运营的安全性。高铁接触网防雷措施要以实际情况为主,减少雷电对高铁接触网的破坏性,保护好高铁接触网结构。因此,该文首先分析了雷击在高铁接触网中的影响,然后从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具体实际防雷措施的应用,最后从架设避雷线、合理设计避雷器、优化绝缘子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