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3篇 |
综合类 | 3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金属工艺 | 47篇 |
机械仪表 | 15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矿业工程 | 6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20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武器工业 | 4篇 |
无线电 | 1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3篇 |
冶金工业 | 24篇 |
原子能技术 | 14篇 |
自动化技术 | 1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5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Helimak of USA is a plasma physics experimental device designed and built by CASIPP.Its configuration of magnetic field is of very importanc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is device.In this paper,the influence of magnetic permeability on configuration of magnetic field will be discussed due to the effect of weld metal in the vacuum vessel of Helimak,and some conclusion is useful for some engineering designs of the fusion experimental device.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SiO2膜压电材料,利用XRD和SEM研究其组织结构,同时对其介电常数ε、介电损耗tanδ、压电常数d33、机械品质因数Q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工艺可制备出相结构主要由α-石英和α-方石英共同组成组织较为致密、缺陷较多的SiO2压电膜,压电常数d33和介电常数εr随膜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介电损耗tanδ随膜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介电常数εr、介电损耗tanδ、机械品质因数Q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当SiO2膜厚为5mm,压电常数d33最大值为2.3 pC/N。 相似文献
3.
4.
机载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的有效衰减系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研究了有衰减系数Г与飞机高度H和视场角FOV等系统参数以及体积衰减系数c和单次散射率ω0等水质参数的关系,首次得到了系统最小有效衰减系数的近似计算公式,该公式给出了系统参数乘积足够大时Г与水质参数c,ω0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收集并利用汽车通过公路时所产生的振动能量,设计了一种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压电效应采集环境振动能量,把振动能转换成电能的道路用振动发电装置。为使压电材料和道路振动能巧妙结合从而吸收最大的外部能量,获得高的发电效率,进行了以下研究:分析了压电材料变形量对发电能力的影响,并设计了能找到压电材料产生最大电能的最小变形量的模型。通过实验分析压电片的联接方式对电能输出的影响,得到了以并联为主,串联为辅的混联电路模型。设计并制作了道路用压电发电装置模型,通过模拟实验测得其发电功率为0.061 2 W,电容储电功率为0.026 4 W,发电效率为14.42%,电容储电效率6.21%。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真空非自耗熔炼及吸铸方法制备不同硼含量的Ti6Al4V-xB(x=0,0.05,0.1,0.5,质量分数,%)合金,将合金在900℃下进行2 h保温退火。研究了不同微量硼元素添加对Ti6Al4V-xB的铸造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硼元素的添加影响了钛合金高温形核过程,在固-液前沿富集B元素阻碍初始β-Ti长大,有效细化钛合金晶粒,当硼含量超过0.1%时,则有TiB相的析出。Ti6Al4V-xB合金的强度极限随硼含量的增加单调上升,由893 MPa变为966 MPa,这是细晶强化和析出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合金的塑性则是先升高后降低,Ti6Al4V-0.05B的塑性提高了15%,而Ti6Al4V-0.1B与Ti6Al4V-0.5B的塑性则降低了50%,是因为析出脆性的Ti B相,形成脆性断裂敏感带。 相似文献
7.
采用W70Cu30单靶磁控溅射与纯W、纯Cu双靶磁控共溅两种工艺,在多种基材上制备W-Cu薄膜,分析了薄膜的宏观形貌和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单靶磁控溅射时,控制靶电压520 V,溅射电流0.8~1.2A,Ar气流量25 mL/min(标准状态),可在玻璃基体上镀得W-Cu薄膜,但退火时如温度过高,会使W和Cu两种元素原子偏聚加重;双靶磁控溅射时,控制Ar气流量20 mL/min(标准状态),Cu靶电流0.7A,W靶电流1.2A,溅射时间3600 s,可在硅基和玻璃基上镀得W-Cu薄膜,但在石墨基体、陶瓷基体及45钢基体上的镀膜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8.
采用两种粒径的氧化铜粉末和粒径为1.5μm的三氧化钨粉末来制备高纯度的CuWO4粉末,分别通过控制CuWO4粉末在360和750℃两个阶段的氢气还原作用,制备出钨包覆铜纳米复合粉体。复合粉体的微观形貌,组织结构与颗粒尺寸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线衍射分析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进行测试,激光粒度测试仪(LPSA)用来测试CuWO4粉末的粒度。由小粒度CuWO4粉末制备出的钨包覆铜纳米复合粉体的钨包覆层厚度小,氢气还原制备的钨包覆铜复合粉体的平均粒径约50nm。 相似文献
9.
以Ti-6Al-4V丝材为原料,电弧为热源将钛合金丝材进行熔融,逐层堆积,用快速增材制造技术制备钛合金,并对合金的凝固过程、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丝材电弧增材制造过程中,开始堆积的1~2层为柱状晶,随后的堆积层则以等轴晶的方式生长。而且电弧的高热量输出,使得每个堆积区-熔合区-堆积区得到了有效的冶金结合,没有明显的界面和钛马氏体,各区域的显微组织均为稳定的α+β片层组织以及接近的显微硬度值。与铸态Ti-6Al-4V合金相比,电弧增材制造的钛合金不仅初始β晶粒细小,而且α+β片层间距也较小,其抗拉强度相比铸态提高3.6%,延伸率提高37%,拉伸断口为韧窝状的韧性断裂,与铸态合金存在一定撕裂棱的准解理断口形貌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机械合金化制备的纳米晶W—Cu电解头材料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真空高温7热压熔渗烧结工艺制备出密度为99.5%的纳米晶W-Cu电触头材料,其组织结构和晶粒大小采用SEM,TEM和XRD观察,同时就纳米晶W-Cu电触头材料的硬度,电导率,耐电压强度和抗电弧烧蚀性与传统粉末合金工艺制备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纳米晶W-Cu电触头材料的硬度,抗电弧烧蚀性及耐电压稳定性远优于传统熔渗法的W-Cu合金,而电导率两者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