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永辉 《电子制作.电脑维护与应用》2013,(12):181
《暖通空调》课程是工民建和土木类专业的专业课。在精品开放课程背景下《暖通空调》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目标在于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具体教学方法包括任务驱动的实验教学方法、多媒体强化教学方法和博客互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3.
根据深圳电气科学研究所建设交流通断能力实验室的体会,对交流通断能力实验室的作用、设计建设、设备配置、电源供电方式,以及试验的目的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5.
基于生物免疫系统内在的模式识别与记忆能力,通过对手写体数字识别问题的研究,首次将借鉴生物免疫系统发展起来的人工免疫机制和算法引入到该问题中来,定义了相关免疫机制的数学表达,设计了具有学习、记忆、自适应和多样性等特性的人工免疫系统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通过对自采集的手写体数字样本库进行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用于手写体数字识别的人工免疫系统模型是可靠的,其对应算法可操作性强,只要相关参数选择得当,系统能够得到较好的识别效果,从而体现了人工免疫系统在模式识别领域的优越性和技术潜力.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物源体系制约着层间水的流动方向及砂体储层的展布。前人对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物源体系分析多集中在四方台组以下,缺乏对四方台组物源的报道。因此,在结合区域地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沉积构造分析、砂体展布形态及重矿物分析等手段,系统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大庆长垣南端四方台组物源体系特征,明确了物源方向与母岩类型。结果表明,四方台组地层的母岩类型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与中高级变质岩;通过与源区对比分析,认为大庆长垣南端四方台组物源主要来自张广才岭、吉黑东部及盆地东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8.
针对松辽盆地南部 GD 区泉四段储层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认识不清等问题,综合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分析等资料,对泉四段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类型及其成因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表明:泉四段储层砂岩主要发育压实剩余孔隙、胶结剩余孔隙、粒间溶蚀孔隙和粒内溶蚀孔隙,其中粒间溶蚀孔主要由粒间杂基及胶结物、长石及岩屑边缘溶蚀形成,粒内溶蚀孔主要由长石粒内溶蚀或岩屑内部易溶组分溶蚀形成,局部层段发育的少量构造裂缝对储层储集物性的改造具有一定作用。 现今储层发育的孔隙类型受沉积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低能浅水三角洲沉积环境决定了该区具有细粒、多泥质的储层岩石学特征及较差的原生孔隙发育特点;压实作用决定了压实剩余孔隙的大小和发育程度;胶结作用是破坏原生孔隙的主要因素,而碳酸盐胶结作用为后期溶蚀孔隙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溶蚀作用极大地改善了该区储层的孔隙性。 系统分析大量薄片和扫描电镜资料,首次明确 GD 区泉四段砂岩为混合成因孔隙类型储层,孔隙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后期形成的溶蚀孔对储层物性的改善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广泛发育的杂基内微孔对储层物性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9.
10.
邓永辉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4)
文章主要是在了解和广泛收集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将混合拉普拉斯变换有限单元法引入到求解首采区卤水动态二维模型中关于溶质运移的问题中。在求解对流占优的地下水溶质运移问题时,常规数值方法会产生数值扩散和过量现象,而此方法能够有限地消除数值扩散和过量的现象,还具有一步到位、局部求解的优点。最后还将此方法应用到具有空间一阶导数项的对流弥散方程,以检验此方法的数值有效性和求解溶质运移模型的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