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稻壳灰为原料,对传统沉淀法加以改良,提出了高压均质与沉淀法联用技术。在纳米白炭黑微粒形成初期,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对微粒进行超微细化,获得了高分散的纳米白炭黑。研究了沉淀反应终点pH、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均质压力、表面活性剂等对纳米白炭黑物化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制备纳米白炭黑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沉淀反应终点pH为8.5~9.0、盐酸浓度为1.0 mol/L、反应温度为60℃、均质压力为69~103.4 MPa。结果显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白炭黑产品白度达到93%左右,DBP吸油值达3.3 mL/g左右,为高纯度、高分散的纳米白炭黑。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针刺电晕线的结构参数对其放电特性的影响,在管式静电除尘模型上,对6种不同规格的电晕线进行了放电特性研究。考察了电晕线结构形式、放电针数量、放电针间距对电晕线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针刺线的放电性能优于芒刺线和锯齿线;6针电晕线的放电特性优于3针电晕线;相同外加电压下,针刺电晕线的电晕电流随着放电针间距的缩短而升高,继续缩短放电针间距,电晕线的电晕电流反而降低。在浙江某电厂的工程应用实际中,在相同的二次电压下,6针电晕线的电晕电流比3针电晕线的电晕电流值高出10%~20%。研究结果为管式静电除尘器中针刺电晕线的设计与电源选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同步时序电路提出一种结合了插入可观测点的部分复位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迭代计算的电路状态信息和冲突分析测度而提出的.根据基于电路状态信息的测度和冲突分析所选择出来的部分复位触发器,可以割断电路中的关键回路,使得电路容易被初始化.同时减少在时序ATPG中的潜在冲突.以前的部分复位方法中,部分复位的触发器不能由独立的复位信号所控制,这也是不能彻底改善可测试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当部分复位触发器可以由独立的复位信号所控制时,电路的可测试性会显著提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可测试性结构来设计部分复位触发器,该方法同时减小了在管脚、延时和面积的开销。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的商业应用仍处在初始阶段,相关方面的公开报道还极少,因此研究其运行特性和控制方法对该炉型气化炉的商业化发展意义重大.以江苏某米厂5 t/h生物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为例,针对气化炉运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床层压降、床层温度、流化风量、返料风及返料蒸汽量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及控制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生物质间接液化中对合成气组成的要求,特别是H2与CO体积比要达到1.0~2.0,采用生物质低温热解炉结合高温气流床的生物质分级气化系统,研究气流床分级气化方式对生物质气化合成气的影响.针对温度、一次气化时间等因素,研究合成气组分、H2与CO体积比、碳转化率、气化效率以及焦油质量浓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生物质分级气化和温度的升高均能够提高H2与CO体积比.生物质分级气化系统的最佳工况是一次气化时间为0.6s,当气化温度为1 100℃时,此时气化效果最好,气化效率达到75%,H2与CO体积比可达1.22,碳转化率达到96.3%.分级气化合成气中焦油质量浓度比传统气化明显减少,从5.46g/m3降低到了50mg/m3. 相似文献
6.
7.
8.
一种基于包含关系的空间面对象条件离群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包含关系的空间面对象条件离群检测算法DCOP-IR(detecting conditional outlier polygons based on inclusion relations),该算法针对空间面对象的包含关系和非空间属性,定义了一种相似度度量方法,利用基于密度的离群查找算法,先检测出整体的空间离群对象,然后在一定的条件属性下检测空间条件离群对象。实验结果表明,算法DCOP-IR能准确地检测出满足一定条件属性的空间离群对象,并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顾珊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3,(5):98-101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建筑电气行业制订标准以及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专利问题。结合国外相关行业在制订标准中采纳或使用专利技术的一些通行作法,为国内建筑电气标准的制订提供一些参考,也为建筑电气行业企业如何将自己的专利技术纳入标准中提供一些实例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