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本文揭示了双轴拉伸定向有机玻璃定向度不均匀分布的现象及规律,找出了导致该现象和影响其规律的因素,并从理论上给予了分析讨论。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定向度给出方法和材料使用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5.
6.
我们反射炉车间,自从在反射炉内安装了二次空气鼓风设备以后,由于二次空气的利用能符合于炉内的燃烧条件,在1955年度里屡次地出现了过去所没有的成绩。如过去熔炼一炉铜需要29~30小时,现在逐步缩短到26小时、24小时、以至只要22小时5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炼出一炉铜。在加料数量方面,由原来只加入50吨,渐次地增加到65吨。加入冷铜的熔化时间也从每炉6小时的基础上缩短到2小时50分钟。由于熔炼时间的缩短、产量的增加,不仅使燃料、耐火材料的消耗定额降低,而且更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利用现有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装置,以CO2为萃取剂,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及原料颗粒大小等因素对辣椒油萃取率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较佳的萃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8MPa,操作温度318~323 K,辣椒粉颗粒度30~40目,CO2流量0.4m3/h,辣椒油萃取率最高.并基于萃取器微分单元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传质方程,基于直线推动力近似理论拟合总传质推动力及平衡吸收常数,化简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了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8.
朱子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7,26(4):101-104
利用现有的超临界流体萃取实验装置,以CO2为萃取剂,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及原料颗粒大小等因素对枸杞籽油萃取率的影响,并由此确定了较佳的萃取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5-30MPa,操作温度318-323K,枸杞籽颗粒度40-50目,CO2流量0.3-0.4m^3/h,此时枸杞籽油萃取率最高,可达15.5%。并基于萃取器微分单元和固态原料颗粒微分单元质量守恒原理,建立了微分方程,利用直线推动力近似理论拟合总传质推动力及平衡吸收常数,化简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了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钛(TiO2)微粒以其特殊的性能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超临界水解制备金属氧化物微粒的过程是一种崭新的微粒制备技术,用此方法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2nm的TiO 2微粒。将制备的微粒样品,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是纯度很高的锐钛型微粒,微粒粒径较小,粒度分布较集中。试验还考察了操作压力、操作温度、系统总流量和支路流量比等过程参数对微粒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微粒粒径明显增大;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微粒粒径明显增大;随着系统总流量的增大,微粒粒径减小;随着支路流量比的增加,微粒粒径略有下降,但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