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3.
4.
为了解除丁二酸生产中的产物抑制作用,考察了沉降法收集自絮凝产琥珀酸放线杆菌YZ0819菌体,移除产物,加入新鲜培养基并继续进行丁二酸的发酵。结果表明经正常70g/L初始葡萄糖发酵结束后,收集细胞进行第二次发酵,在仅含有葡萄糖和水作为发酵培养基的情况下,细胞能消耗60g/L的葡萄糖,生成45.30g/L的丁二酸,丁二酸得率为75.50%。与正常发酵相比,在第二次发酵过程中虽然丁二酸的生产强度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整个过程几乎不产副产物甲酸,乙酸的量也略有下降,因此主产物丁二酸的量有所提高。通过对细胞的回用研究表明,将产物移除收集细胞进行回用,细胞仍具有较高的产酸能力,整个过程增加了丁二酸的总产量,降低丁二酸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6.
7.
研究了丁二烯装置副产物丁二烯二聚物的精制及脱氢制乙苯技术。结果表明,通过氮气汽提可以完全脱除丁二烯二聚物中的丁二烯物质。且该精制料在温度低于459℃时,在弱酸性硅球表面,不发生裂解反应。利用某石化研究院自主开发的VTE-1催化剂,可以将丁二烯二聚物高效脱氢制成乙苯。在丁二烯二聚物液体空速0.6 h-1,氮气与丁二烯二聚物体积比50:1,反应温度380℃条件下,丁二烯二聚物转化率接近100%,得到的液体产物中乙基环己烷含量2%,甲苯含量15%,乙苯含量82%。 相似文献
8.
以Co(NO3)2·6H2O和Co(NO3)2·7C6H13OH为前驱体,采用热分解法制得Co/SiO2催化剂,通过BET、TEM、HRTEM、XPS和TPR等手段进行表征,并对F-T合成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Co3O4颗粒团聚严重,而热分解法制备的Co3O4颗粒呈球形,单分散状态。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热分解法制备的催化剂孔容较小,表面钴硅原子比较高,钴硅相互作用较强。评价结果表明,热分解法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活性低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但汽油(C5~C11)选择性高,且选择性在前驱体去结晶水后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