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PCA的图像小波去噪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使用的各种小波去噪方法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对噪声方差精确估计的基础上,而对噪声方差的精确估计是很困难的.提出了一种采用主分量分析(PCA)提取小波系数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小波域中噪声能量的估计来实现去噪的新方法.首先利用PCA对小波高频子带进行局部特征提取;然后以主分量对小波系数进行重建的平均能量作为局部噪声能量的估计;将原小波系数的能量减去噪声能量,就得到去噪后的小波系数;最后用小波逆变换对剔除噪声分量后的小波系数进行恢复得到去噪后的图像.本文算法无需对噪声方差进行估计,因而更具实用价值.本文算法与“软阈值”、“硬阈值”去噪方法相比,峰值信噪比(PNNR)提高了2~8dB.实验证实了本文算法良好的去噪性能。 相似文献
3.
使用磷化物熏蒸过的粮食,虽经过充分通风散气,但由于粮食本身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因此常常残留在磷化物,为了确保人体的健康,使之吃上安全卫生的粮食,我国食品卫生标准GB2715-81中规定:“原中磷化物(以磷化氢计)的含量不得超过0.05PPm”。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5009.36-85中规定了磷化物的检验方法。同时我省也把磷化物列为粮食中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古代城市形态肌理的成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该文比较了中外城市规划的不同模式,揭示了中国古代城市是粗放的大街廓及自发生长的街巷相叠加的二元城市形态,进而从控制的难易、商业的发展、财政的投入、管理的体制等四个方面,对封建人治政体所导致的中国城市形态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公共交通导向(TOD)的村镇社区空间发展模式,是基于东部沿海平原省份城乡公路与道路网络较为发进的地域特性,通过选择性地建设设置公交站点的“城镇型社区”,形成网络化互动连接的城乡公交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进而触发城乡要素流动、优化公共服务,改变传统发展动力自土而下的树形结构模式.通过对德州市临邑县村镇体系规划的实践研究,发现TOD村镇社区空间发展模式能够在依托地域需求、服务政府决策、优化规划模式和改善功能结构等方面为我国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命理性与多维生成——中国古代空间范式下规划体系隐性框架探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空间是包围或被包围于人的土地、城乡、建筑、景观等人居环境的总称[1]。按照Thomas Samuel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关于范式(Paradigm)的观点来解释,空间的范式会因文化背景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表现各异。有别于现代西方国家,古代中国的空间认知和人地关系观念是基于天人合一理念的。同时,古代中国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规划体系(通常称作空间规划体系,诸如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乡规划等各类规划类型构成的统一整体), 相似文献
8.
9.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蜂王进化遗传算法的特征匹配方法,采用改进版Harris角点检测器提取出特征点,设计了一种新的染色体编码方法对特征点间的匹配关系进行编码,并相应为其开发了有效的交叉和变异操作,考虑5种匹配约束条件,利用蜂王进化机制和线性排队选择以及优胜替换,迅速获得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快速、准确的角点匹配。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