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6篇
建筑科学   1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复合凹凸棒介质(CAM)对Cr(Ⅵ)的吸附行为,拟合了吸附等温线,探讨了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CAM对Cr(Ⅵ)的吸附可以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来描述,但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相关系数均在0.98以上;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更好地描述吸附动力学规律;分别计算了热力学参数△G0、△H0、△S0,表明该吸附为熵驱动、吸热、自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在废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除氟、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等的应用研究;探讨了沸石的高温改性、酸改性、碱改性、盐改性和复合改性等的改性沸石方法;并对能够使沸石再生的物理法、化学法、电化学法和生物法进行了比较。同时,对天然沸石和改性沸石在废水处理中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定的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用玉米芯吸附水中的Cr(Ⅵ),研究了pH、投加量、振荡时间、初始浓度和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用动力学、热力学方程和吸附等温线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pH=1时,玉米芯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均能很好地描述吸附过程,高温时,Freundlich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对热力学参数ΔH,ΔG,ΔS的计算表明,该吸附过程是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4.
陈忱  骆辉  曹馨月  荆肇乾 《净水技术》2020,39(6):141-149
为了更有效地去除初期雨水径流中氮磷等营养类污染物,文中采用钠铁、钠镧和钠锆作为改性材料制备3种不同类型的改性沸石,即钠锆改性沸石(Z/Na/Zr)、钠镧改性沸石(Z/Na/La)和钠铁改性沸石(Z/Na/Fe),并通过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对比考察不同改性沸石对雨水径流中氨氮和磷酸盐吸附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改性沸石都可以很有效地吸附雨水中的氨氮和磷酸盐,且Z/Na/Zr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性能明显优于Z/Na/La和Z/Na/Fe。3种改性沸石对磷酸盐和氨氮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吸热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进行吸附反应。从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角度来看,钠锆联合改性沸石可作为控制雨水径流氮磷污染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5.
水体中的铅是环境的危险污染物之一,寻找经济、高效的废水中铅的去除方法是水处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低成本生物吸附剂具有操作简单、去除重金属离子效果好的特点,对当前低成本生物吸附材料在含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探讨,分析了低成本生物吸附剂处理含铅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机理,探析了吸附剂再生的可行性,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国内外雨水径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了重金属在径流中以及生物滞留介质中的赋存形态.简要介绍了生物滞留技术中几种常见的设施,并阐述了生物滞留设施构造及滞留介质类型对净化重金属效果的重要影响.指出了在长期运行条件下,存在重金属从生物滞留设施中渗出的风险,未来可以针对这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共沉淀法合成两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s和MgFe-LDHs)覆膜于活性炭,并研究了其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在pH=7、温度为298.15 K、吸附时间为4 h时,MgAl-LDHs和MgFe-LDHs改性基质对磷酸盐最大理论吸附容量分别为3.158 mg/g和4.557 mg/g。吸附过程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以均匀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当磷酸盐初始浓度为0.5 mg/L和2 mg/L时,MgAl-LDHs改性基质的饱和吸附容量接近MgFe-LDHs改性基质的2倍,MgAl-LDHs改性基质更适合作为吸附剂。LDHs改性基质吸附磷酸盐的热力学参数ΔG0<0、ΔH0<0,说明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过程,低温更有利于提高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干燥的杨树叶粉末,探讨其对水中氨氮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p H变化对氨氮吸附效果影响较小;相同氨氮初始浓度条件下,随着投加量增加,单位质量杨树叶粉末对氨氮的吸附量明显减少;初始氨氮浓度越大,单位吸附量也越大。杨树叶粉末对氨氮的吸附遵循Langmuir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9.
以市政污泥为原料制备污泥活性炭(SAC),并利用氨水对其进行改性,考察低温条件下,氨水质量分数和改性时间对SAC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氨水质量分数为15%,改性时间为8 h的最佳条件下,改性SAC(MSAC)的碘吸附值达到386.5 mg/g。氨水改性使SAC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分别提高了78.3%和97.5%,同时降低了SAC表面的羧基、酚羟基等酸性含氧官能团。此外,将MSAC应用于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投加量为60 g/L,pH为8,吸附时间为80 min时,挥发酚和氰化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6.2%和76.7%。  相似文献   
10.
对自来水厂砂滤池上层填料附着微生物的三组培养物进行了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分析其群落组成和结构差异,随后将三组培养物混合后成功启动了4个曝气生物滤池并分析各装置的硝化性能。结果表明:三组培养物仅检测出硝化螺旋菌属、亚硝化螺旋菌属和亚硝化单胞菌属三种硝化菌属;在NH4+-N浓度为0.5 mg/L时,硝化螺旋菌属是唯一的高丰度硝化微生物,由于缺少氨氧化细菌的存在,推测该硝化螺旋菌属可能存在完全氨氧化菌。4个曝气生物滤池装置成功启动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 d的条件下,滤池对NH4+-N均有较高的去除率(>98%)。以石英砂为填料的装置在连续进水的初期NO3--N浓度显著降低,由于进水未添加有机物且溶解氧充足,推测装置在此期间发生了好氧条件下的自养反硝化。以活性炭为填料的装置在连续进水后,不仅NH4+-N去除率高,而且还对NO3--N有较高的去除率(>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