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7篇 |
综合类 | 8篇 |
化学工业 | 12篇 |
金属工艺 | 3篇 |
机械仪表 | 9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轻工业 | 6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无线电 | 14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介绍了采用ANSYS软件对大尺度现浇楼盖结构温度效应的有限元法计算分析方法.对大尺度楼盖在正常使用期间不同温度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总结了各种温度作用下大尺度现浇楼盖结构的内力分布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大直径焊接空心球节点足尺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某体育中心屋盖拱形桁架支座的焊接空心球节点的足尺模型试验,获得了该节点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和极限承载力.为了探讨理论设计方法,采用AN SY 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she ll143壳单元建模,同时考虑几何和材料双重非线性进行有限元分析.结合试验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有限元模型和分析方法的合理性,并对球节点的受力性能和承载力进行评价,同时为复杂节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磁电可调微波器件外加电场可以调节器件频带漂移的现象,该文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及Smith-Beljers理论,建立了外电场作用下磁电层合结构铁磁共振频率漂移模型.对PZT/YIG/GGG 3层磁电层合结构,该理论模型可以在定性上有效的预测施加平行和垂直的外磁场时,电调FMR频率漂移方向相反的实验现象,进而为磁电可调微波器件电调频带漂移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氧化石墨烯(GO)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采用氢氧化钾对GO进行高温固相活化,制备出活化氧化石墨烯(GOKOH),并将其用于对水中阴离子染料甲基橙(MO)的吸附研究。结果表明,GOKOH的比表面积可达672.48 m2/g。GOKOH能在较宽的p H范围内实现对MO的高效去除,去除率高达94.87%,吸附平衡时间约为150 min。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拟合的理论平衡吸附容量分别为549.87 mg/g和549.45 mg/g,Langmuir模型的饱和吸附容量为632.91 mg/g。该吸附过程受边界层扩散与颗粒内扩散两个步骤控制,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并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一个n×n二维总线网络上的消息传递模型,分析了基于总线网络的确定寻径算法性能,得出了任何基于n×n二维总线网络的确定寻径算法都至少需要1.5n步的结论。并由此推广到多维总线网络,得出结点总数为N的δ维总线网络上的确定寻径算法需要步。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高空高湿环境下对湿度的准确测量,本文设计和研究了集成加热功能的湿度传感器,在探空仪进行高空湿度探过程中利用两只加热式湿度传感器进行轮流加热除湿和湿度测量。通过对聚酰亚胺湿敏材料进行改性和合成,设计和制作了加热式的电容型湿度传感器,其灵敏度为0.2195 pF/%RH、响应时间小于1 s、湿滞为4.8%RH、半年漂移量在±0.3%RH以内。通过分析不同温度下的加热恢复时间,制定了加热式湿度传感器轮流工作的机制,轮流加热时间和周期分别为2s和120 s。并利用数据采集电路以及GPS探空仪对加热式湿度传感器进行了地面静态性能和高空动态性能测试,其高空湿度探测结果与VA SALA RS92的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和较低的湿度误差。本文研制的加热式湿度传感器能具有良好的地面性能,实现了交替加热除湿和湿度测量的功能,具有高空湿度探测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在高速网络环境中,对复杂多样的网络入侵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联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缩短入侵检测时间与提高数据安全性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深度神经网络(DNN)在处理海量数据时具有较好的并行计算能力。结合联邦学习框架并将基于自动编码器优化的DNN作为通用模型,建立一种网络入侵检测模型DFC-NID。对初始数据进行符号数据预处理与归一化处理,使用自动编码器技术对DNN实现特征降维,以得到DNN通用模型模块。利用联邦学习特性使得多个参与方使用通用模型参与训练,训练完成后将参数上传至中心服务器并不断迭代更新通用模型,通过Softmax分类器得到最终的分类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DFC-NID模型在NSL-KDD与KDDCup99数据集上的准确率平均达到94.1%,与决策树、随机森林等常用入侵检测模型相比,准确率平均提升3.1%,在攻击类DoS与Probe上,DFC-NID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9.8%与98.7%。此外,相较不使用联邦学习的NO-FC模型,DFC-NID减少了83.9%的训练时间。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