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水利工程   1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两高一优”农业的内容,指出了灌溉排水是“两高一优”农业的基本保障。文章认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灌溉排水需要加强五方面工作:①积极改造已有灌区;②增加灌溉面积;③加快耕地改造工作;④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⑤加强农田排水,治渍改碱  相似文献   
2.
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在膜下滴灌模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综合考虑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的灌水模式优选问题,本文提出了融入加速遗传算法的膜下滴灌灌水模式投影寻踪评价模型。该模型通过高维数据向低维空间的转换,把样本的多个评价指标转化成一个综合指标,实现了对膜下滴灌多种灌水模式的评价。最后应用该模型于新疆的大田试验中,对9种灌水模式进行了评价和优选,结果表明,对整体考虑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的最优灌水模式的选择与大田实验方案选择相符,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各评价指标的贡献率和方向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蒸渗仪中淹水稻田不同渗漏强度控制试验,研究了稻田施肥后和各生育阶段不同渗漏强度条件下地表水中NH+-N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分蘖肥施用后,稻田地表水NH+-N浓度大幅升高,并随时间上升;稻田补水会扰动土壤,使吸附在土壤表层的NH+-N重新溶于水中,导致稻田地表水中NH+-N浓度升高;高温和淹水会加速稻田土壤中NH+-N的释放;水稻各生育期,不同渗漏强度对地表水中NH+-N浓度影响不显著.这些研究为制定稻田控制排水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我国灌水技术现状及研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水技术是指将灌溉水引入田间并湿润作物根区土壤的方法与方式.提高水的利用率,应结合灌溉水运行的各个环节来考虑,其中灌水技术的改进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2009年5—10月,对扬粳4038早熟晚粳稻进行了水分胁迫(受旱)试验,分析了控制排水条件下水稻抽穗开花期叶片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该生育期内水稻各个生理指标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位过低、受旱持续时间较长时,水稻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会不同程度降低,但是较小程度的水分胁迫不会对水稻正常生理指标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淹水条件下渗漏强度对稻田TP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蒸渗测坑进行淹水稻田不同渗漏强度控制试验,研究水稻各生育阶段中不同渗漏强度下地表水及地下水TP浓度变化。结果表明:稻田灌水扰动田表土壤颗粒,加速了土壤磷的释放,是淹水过程中地表水TP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尤其在田表面没有形成板结层之前,灌水或降雨会使土壤磷颗粒大量析出;淹水3—5 d后,由于沉淀作用,地表水TP浓度明显降低;渗漏强度对淹水前期稻田地表水TP浓度影响较为显著,对地下水TP浓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江平阳段纳污能力分析及总量控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鳌江平阳段水质状况的基础上,指出主要超标因子为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非离子氨等。根据满足该江段相应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要求,由设计流量及有关参数计算出水体纳污能力。在对污染物进行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鳌江平阳段各功能区在2010年、2020年、2030年的CODCr总量控制方案,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江苏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引供水能力不足,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阐述了推广水稻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介绍了江苏省主要推广的水稻浅湿灌溉技术、浅湿调控灌溉技术和水稻控制灌溉技术以及“小区示范—扩大示范—大面积推广—全面推广”的推广模式,总结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效果.通过1998~2000年的推广实践,累计推广水稻节水灌溉面积418.9万hm2;节水超过124.8亿m3;增产粮食25.5亿kg;投入产出比达到1∶103,表明江苏省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达到了节水、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淮安市黄河故道地区为研究区,基于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生产、生活、生态的角度出发,提出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指标进行组合赋权,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淮安市黄河故道地区土地整治项目更注重生产效益,以涟水县南集镇土地整治项目为例,生产效益等级为"优",生活效益等级为"良",生态效益等级为"中",评价结果符合项目的实际成效,可操作性、科学性强。在后期土地整治中应更加注重构建乡村地域空间生态屏障,结合生态文明以及水文化建设,突出黄河故道特色,提升农村生态景观美学价值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0.
DRAINMOD-NⅡ模拟暴雨后稻田排水及氮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俞双恩  叶兴成 《人民黄河》2014,(10):136-140
为探究暴雨后稻田排水与氮素流失规律,在宿迁市运南灌区试验基地开展了常规与控制灌排模式下暴雨后排水量及其NO-3-N和NH+4-N浓度的观测试验,并利用DRAINMOD-NⅡ模型模拟排水量及其NO-3-N和NH+4-N浓度。实测结果表明:控制模式与常规模式相比,排水量减少4.2%~54.9%,NO-3-N负荷减少39.9%~62.9%,NH+4-N负荷减少30.0%~63.3%,表现为次降雨量越大,减排量越大。模拟结果表明:2种模式各次暴雨排水量模拟值的误差均在10.0%以内,4次暴雨排水总量模拟值的误差在5.0%以内;4次暴雨排出的NH+4-N与NO-3-N负荷模拟值常规模式最大误差为6.0%左右,控制模式误差均在5.0%以内,2种模式的相关系数R与效率系数NS指标均较好。采用控制灌排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排水量,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减少NO-3-N和NH+4-N流失;DRAINMOD-NⅡ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暴雨后稻田排水及氮素运移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