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纳米SiO2超细粉末、FeCl3和聚合氯化铝(PAC)强化混凝去除海水中的腐殖酸。结果表明,FeCl3和PAC复配,使铝系絮凝剂良好的分散性与铁系絮凝剂优良的沉降性得到了较好协同效果,浊度和腐殖酸的去除率均好于两者单独使用。两者最适宜配比为:m(Fe)/m(Al2O3)=2,投加超细粉末强化混凝,浊度和腐殖酸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4%和95%,并可以有效地改善絮体的沉降性能,缩短沉淀时间,使絮体和水体分离的更为彻底,水体上部几乎无悬浮物,对进水温度和pH值的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2.
3.
采用石英砂负载壳聚糖吸附去除污染海水中的氨氮,并进行SEM、FTIR表征分析。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pH值、改性砂投加量、改性砂粒径3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并建立改性砂吸附氨氮的多元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改性砂投加量>溶液pH值>改性砂粒径,最适宜吸附条件为:pH=7.08,投加量77.4 g/L,粒径0.8 mm,此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为78.86%,与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