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电工电子是一门专业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想学好电工电子,熟悉普遍应用的电子元器件及电路图的结构,就有必要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化电工电子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B研究所制造的浮空器用某型号系留缆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整体强度下降超过30%,不再满足升空条件的现象,对不同单位制造的系留缆绳抗拉层Vectran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分析了缆绳在使用过程中强度下降的机理。结果表明:缆绳Vectran纤维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和组成不变,结晶度略增大,热性能略下降;缆绳包裹薄膜中各层Vectran纤维之间相互作用引起Vectran纤维起毛,造成纤维抗拉强力下降约8%;缆绳Vectran纤维形成褶皱造成纤维抗拉强力下降约40%;建议国内B研究所通过改进成缆工艺,消除薄膜包裹层之间不同螺旋方向的纤维层之间形成的皱褶,防止缆绳纤维在使用过程中因抗拉强力下降而过早失效。 相似文献
3.
4.
5.
GH2132(A286)是析出强化型铁基高温合金,其含有多种合金化元素,为避免不合适的成分选择导致的综合性能失配,通过重点分析东北特钢提供的产品成分,解析国标成分区间的合理性,本文提出了一个更加合适的新成分标准形式。为此,引入“团簇加连接原子”结构模型,该模型将合金成分的结构载体表述为[中心-第一近邻](连接原子)的团簇成分式形式。首先将合金化元素分为基体Fe、稳定奥氏体的(Ni,Mn)、稳定铁素体的(Cr,Mo,V,Si,Ti,Al)、以及不进入团簇式的(C,P,S,B)。通过分析国标规定的成分区间和实际合金成分,指出合金的实际成分区间远小于国标范围,并由16原子的成分式限定:Fe(8.5~9.0)±0.25(Ni,Mn)4±0.25(Cr,Mo,V,Si,Ti,Al)3~3.5。进而揭示了同类元素内部的质量百分比协同变化关系,即24.6≤Ni+Mn ≤28.0和17.4≤Cr+0.6Mo+V+1.7Si+1.1Ti+1.8Al≤20.4。由此更合理地限定Mn、Si元素成分区间,并对东北特钢的合金成分提供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研制的三种钢背-铜基自润滑减摩材料进行了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研究,并与常用的减摩材料6-6-3锡青铜作了对比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耐磨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所研制的自润滑材料比锡青铜具有更好的减摩性;另外,多组元固体润滑剂的“协同作用”比单一加入的减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1. Introduction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re have been remarkab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aimedat the realization of optical sensors for measurement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quantities. A large variety of optical methods have been used in chemicalsensors and biosensor including ellipsometry, spectroscopy (luminescence, phosphorescence, fluorescencej Raman ), spectroscopy of guided modes inoptical waveguide structures (grating coupler, resonant mirror ), and surface plasmon re… 相似文献
8.
以Zn/Co-ZIF为前驱体制备了高比表面积、高石墨化程度和均匀N掺杂的双金属MOF衍生ZnCo多孔碳骨架.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能谱(EDS)对其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物相和元素价态进行研究.利用ZnCo多孔碳骨架复合材料修饰电极构建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方波阳极溶出伏安法分析水环境中的Hg(Ⅱ),新型传感器表现为宽的检测范围,较好的灵敏度、线性程度和检测限.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具有投入1种原料生产多个产品的特点,碳足迹评价中以产品质量来分配共生过程的碳排放量,其结果不能体现生产过程碳排放的来源。石油化工装置能量利用状况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因素,依据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过程进行碳足迹评价,其结果可以反映产品生产所导致碳排放的根源和本质。对某10 Mt/a常减压装置的换热网络和分馏塔进行能量核算,确定产品的能量变化过程,依据用能系统的碳排放计算碳足迹。结果显示:其减压塔顶油气碳足迹最高,达到43.748 kgCO2/t,常一线碳足迹最低,为11.546 kgCO2/t;由所有产品碳足迹计算的碳排放与装置碳排放吻合。因此基于能量平衡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方法,可以按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将装置的碳排放分配到所有产品中,产品碳足迹结果与碳排放的来源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