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基于对称密钥加密、公开密钥加密以及安全单向散列函数等基本安全技术和算法,数据通信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安全加密技术来解决其应用中遇到的安全问题:采用数字信封技术保证数据的传输安全;采用数字签名和双重数字签名技术进行身份认证并同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完成防抵赖;采用口令字技术或公开密钥技术进行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4.
针对渝鄂背靠背柔性直流工程投运后,与两华电网异步联网运行条件下的西南电网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了异步联网后西南电网小干扰稳定、功角稳定及频率稳定等稳定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渝鄂背靠背后,西南电网小干扰特性变化,尖山近区故障激发弱阻尼振荡成为限制水电通道送出能力的新制约因素。暂态功角稳定性有所提升,不再成为限制川电外送的主要制约因素。频率稳定问题突出,且存在严重的由于水电机组负阻尼效应导致的超低频振荡风险。最后,针对上述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研究结论对西南电网异步联网后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对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方法以及稳态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给出了分频风电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交交变频器的潮流稳态模型.其次,根据上述模型,提出了一种利用统一迭代法计算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潮流的新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牛顿-拉夫逊潮流算法中增加了交交变频器模型,对雅可比矩阵进行了扩展.同时,分析了交交变频器控制参数对系统潮流的影响,并通过算例进行了验证.最后,针对2015年四川规划电网,利用潮流程序,对含分频风电的电力系统电压波动以及无功需求两个稳态指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特别地,着重对低频侧采用变频率策略的分频系统与采用恒定频率策略的分频系统进行了比较.对典型日的分析表明,由于风电场主要运行在中低风速区域,因此采用变频率策略的分频系统的总体稳态指标会占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凸显,严重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而振荡阻尼水平对风电场次同步振荡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系统阻尼随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提出一种基于深度Q网络优化运行方式的风电场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首先,通过时域仿真分析桨距角和串补电容对风电场次同步振荡阻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桨距角调整风机出力、并联电容调整线路串补的次同步振荡联合优化数学模型。其次,将深度Q网络算法应用于系统振荡阻尼优化求解问题,获得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优化策略,并与基于遗传算法求解的次同步振荡抑制结果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降低了振荡幅值,提升了系统的阻尼,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9.
将双谱、双相干分析应用于射流边界流动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流场中采集的时序记录进行的双相干估计可有效地指示出,流场中何处、及什么频率的波间可能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双谱、双相干分析是流体力学研究中一个有效的、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影响较大、意义较重的世界级别政治、文化、体育等活动持续开展,对电网特别是重点区域电网的保障供电服务的要求愈发增加。为了全面满足保障用户供电质量和应急响应速度的极高要求,常规的省、地、县三级调控分级管理模式已经略显乏力,亟需多级联合调控管理模式。通过优化调控业务流程,整合各级调控机构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提出\"省-地-县\"三级调控联动机制,建立基于重大活动保供电的多级联合调控管理体系,实现对保电用户优质供电和电网运行调度快速响应。该体系已在G20杭州峰会、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等重大活动的保供电工作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