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5篇 |
免费 | 127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13篇 |
综合类 | 92篇 |
化学工业 | 194篇 |
金属工艺 | 54篇 |
机械仪表 | 124篇 |
建筑科学 | 137篇 |
矿业工程 | 52篇 |
能源动力 | 48篇 |
轻工业 | 164篇 |
水利工程 | 84篇 |
石油天然气 | 111篇 |
武器工业 | 24篇 |
无线电 | 17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27篇 |
冶金工业 | 47篇 |
原子能技术 | 22篇 |
自动化技术 | 16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54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48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54篇 |
1989年 | 43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3篇 |
1975年 | 4篇 |
1971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筑业的发展和塔机技术进步的需要,对快速安装塔式起重机的工作幅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由于双撑杆双吊点系统受力较为合理、结构紧凑,故双撑杆双吊点起重臂被广泛采用。本文试图解决在不增加任何机构和制造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双撑杆双吊点起重臂的空中折放,以期达到缩小安装空间,改善立塔过程中钢结构的受力状态的目的。 1 问题的提出快速安装塔机在幅度增大、起重臂增长的情况下,常规的架设方法会使起重臂臂头在地面滑动较长一段距离,而且还必须在起重臂完全展开的条件下,实现立塔扬臂作业(如图1)。给施工现场和使用空间提出了较苛刻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电沉积法制备FeNiP非晶合金的工艺条件。以抗坏血酸作为络合剂,选择了合适的电镀液,研究溶液的pH、温度和电流密度对电镀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仿真系统与大系统的关系,目的在于如何对大系统进行有效的仿真.本文首先简要描绘了大系统的特点;然后讨论了适合于大系统的仿真特点以及仿真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工作方式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鞍钢集团公司本部生活水消毒系统改造情况,针对临时重建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为钢铁企业生活水消毒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下寒武统麦地坪组—筇竹寺组是扬子地区重要的烃源岩发育层位,对震旦系—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四川盆地稀井区震旦系—寒武系勘探领域烃源条件,基于探井与露头样品系统分析、测井评价与地震反演,分层次、分层段刻画了麦地坪组—筇竹寺组烃源岩展布,厘定了以其为烃源灶的含油气系统边界,指出了有利勘探区带。(1)中上扬子区麦地坪组烃源岩总厚度主要为5~200m,优质烃源岩厚0~100m,局限分布于克拉通内部和边缘裂陷区。(2)筇竹寺组烃源岩总厚度主要为50~450m,优质烃源岩厚5~250m;筇竹寺组烃源岩具有“三段式”发育特征,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筇一段和筇二段下部,筇三段主要为低有机质丰度的差烃源岩。其中,筇一段烃源岩厚10~300m,平面分布特点与麦地坪组烃源岩相似,为早寒武世海侵初期产物;筇二段烃源岩厚度为30~200m,在中上扬子克拉通广泛分布,为最大海侵期产物;筇三段差烃源岩厚数米至数十米,分布范围与筇二段相当。(3)中上扬子区麦地坪组—筇竹寺组烃源岩厚度分布受克拉通内部与边缘裂陷展布、同沉积断裂发育、震旦纪末期古地貌和后期剥蚀作用等多种因素控制。(4)下寒武统烃源岩生烃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6.
锚杆(索)支护掘进巷道一般采用每50 m设置围岩变形观测站和顶板离层观测站的方式进行围岩变形量、顶板离层量矿压观测,观测效率和准确性不高,尤其是长距离巷道人工矿压观测劳动强度大,差错率高。为降低长距离锚杆(索)支护巷道人工矿压观测强度,提高矿压观测效率和准确性,及时发现顶板离层量、离层速率等关键参数变化,防范顶板事故发生。陕西黄陵二号煤矿418工作面胶带巷采用在线围岩观测系统对巷道表面收敛、顶板离层、锚杆(索)受力等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依据监测数据分析巷道围岩变化情况,及时优化支护参数,采取可靠的顶板加固措施,有效防止了顶板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巨厚古近系含水层下工作面的开采上限、预测涌水量及制定防治水方案,需要针对工作面的导水裂隙带进行现场实测。以红四煤矿HI05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经验公式初步确定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设计井下探查钻孔的参数。分别用0.5、1.0和1.5 MPa的水压进行压水试验,同时采用钻孔窥视对工作面覆岩中的裂隙发育程度进行观测,最后利用数值模拟对现场实测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压水试验得到HI050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5.6~67.4 m,采用钻孔窥视法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6.5~68.1 m,导水裂隙带高度数值模拟结果为65.29 m,利用3种方法综合确定HI0503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5.29~68.1 m,大于经验公式计算值59.79 m。5-2煤与巨厚古近系含水层的平均距离为95 m,工作面开采后的导水裂隙带不会波及至古近系含水层。通过现场验证,利用井下压水试验、钻孔窥视和数值模拟,综合确定的导水裂隙带高度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可以作为防治水工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研究了在空气介质中于1450℃烧结细晶及高强度氧化铝,这种材料适合人体部分器官。通过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图谱的分析,探讨了能显著降低烧结温度的复合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及其细化机理。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