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液面数据是分析油藏能量状况、合理调整油井工作制度的关键参数之一。在陆上作业区已有自动化工图的506口油井上进行了折算试验,总体误差范围<±10%,标准差为4.7%。实施该项技术,可以实现液面波动趋势的在线跟踪,为油田生产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王循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21,(14):220-221,230
本信号放大器装置是由甲类放大电路与互补推挽电路共同组成的多级晶体管信号放大器,系统采用STM32F103C8T6作为主控,通过控制光耦的断通来改变电路的参数,以调整电路静态工作点,从而得到不同的波形;通过AD端口采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经THD相关算法得到各种波形THD值,再通过OLED显示.最终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 相似文献
3.
采用无溶剂的熔体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可降解聚乳酸(PLA)纳米纤维,是一种很有前景和挑战性的绿色制备技术。其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孔隙率高、吸附能力强,可高效地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借助自制的熔体微分电纺装置,在PLA中引入了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在260℃下制备了PLA/OMMT纳米纤维膜。探究了OMMT含量对PLA纤维形貌、吸油性能、空气过滤性能及降解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佳的OMMT配比含量。研究表明:加入OMMT后PLA热稳定性提高,结晶度大幅降低。OMMT质量分数为2%时制备的纤维,其直径为450nm。该纤维膜吸油倍率为133.5g/g,是市售PP无纺布的4~5倍,保油倍率为84.2g/g,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针对粒径≥0.3μm尘埃粒子的空气过滤效率为99.31%,达到欧标H11过滤等级。且相比于纯PLA纤维膜降解性能提高,减少了二次污染,符合工业化绿色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4.
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孔隙率高、吸附能力强,可用于高效地处理化工行业油污染问题。聚乳酸(PLA)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来源广泛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自制的熔体微分电纺装置,制备了PLA/乙酰基柠檬酸三丁酯(ATBC)纤维膜,探究了物料性质和增塑剂ATBC含量对PLA纤维形貌及吸油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佳的纺丝温度和ATBC含量。研究表明,在纺丝温度为240℃、ATBC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纤维直径为320nm。该纤维膜水接触角为145°,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能,吸油倍率为138.4g/g,是市售PP无纺布吸油性能的4~5倍,保油倍率为85.8g/g。重复吸/放油5次循环后,纤维膜仍具有良好的强度而未发生断裂且可继续进行吸油,重复使用性能较好,可被应用于化工行业油污染处理。 相似文献
5.
6.
无线信道的特点数据在信道上从发送端发出到接收端完全收到的总传送时延 (DeliveryDelay)=发送时延(Transmission Delay)+传播时延(Propagation Delay),其中发送延迟的大小为数据长度除以数据在信道上的发送速率;传播时延为电磁波信号从链路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的时间,它取决于电磁波信号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和信道的长度。在有线网络中,较高的带宽使得发送时延 (从以太网中的10Mb/s到大型网络骨干网的10Gb/s)相对较小,在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信道中,在信道长度一定时,传播时延相对固定,因此小带宽引起的较大的发送时延决定了总的发送…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高效低阻、绿色环保的空气滤膜,采用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PLA)/乙酰柠檬酸三丁酯(ATBC)(PLA/ATBC)空气滤膜,通过加入增塑剂ATBC改善熔体流动性,制得直径均匀的纳米纤维,并重点研究了空气过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TBC用量的增加,纤维膜结构由松散趋于紧实,纤维直径呈先减小后小幅度增加的趋势;ATBC用量为10%(wt,质量分数)条件下,纤维平均直径为0.42μm,制得的PLA/ATBC空气滤膜对粒径大于等于0.3μm的颗粒的稳态过滤效率最高达99.95%,过滤阻力为195.2Pa,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