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25篇 |
免费 | 180篇 |
国内免费 | 15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68篇 |
综合类 | 132篇 |
化学工业 | 239篇 |
金属工艺 | 84篇 |
机械仪表 | 135篇 |
建筑科学 | 225篇 |
矿业工程 | 93篇 |
能源动力 | 53篇 |
轻工业 | 421篇 |
水利工程 | 54篇 |
石油天然气 | 96篇 |
武器工业 | 25篇 |
无线电 | 20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5篇 |
冶金工业 | 65篇 |
原子能技术 | 45篇 |
自动化技术 | 2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7篇 |
2023年 | 194篇 |
2022年 | 178篇 |
2021年 | 199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112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124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79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7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6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导一种能充分利用掺钛蓝宝石本身的色散能力,作为调谐及压缩线宽的掺钛蓝宝石激光器,谐振腔采用梯形棱镜掺钛蓝宝石晶体和两块ZF6的色散棱镜压缩线宽并构成调谐系统,用三块输出镜,实现了265.3nm的调谐范围;泵浦光能为85mJ/pulse时,在762.6nm处得到11.8mJ/pulse的最大光能输出,光一光转换效率达13.9%。 相似文献
2.
以冶金工矿GK1F内燃机车调速系统工作原理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其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保证了机车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4.
5.
6.
通过水溶液离子交换法和初湿浸渍法制备Cu和Ce改性的Fe-ZSM-5催化剂,研究其在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中的作用。通过表征技术(NH3-SCO,BET,XRD,XPS,UV-Vis,NH3-TPD,H2-TPR)探讨了催化剂活性位、酸性位和孔结构的变化,发现活性Cu物种和Fe物种的分散情况是影响整个催化过程中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Fe-ZSM-5催化剂中Cu的掺杂带来了新的活性物种,孤立Cu离子和CuO颗粒,从而改善了低温催化活性。然而,催化剂的氨氧化作用也随之加强,催化剂中的部分Fe3+活性位和Br?nsted酸性位被Cu物种取代,这导致了高温活性的降低。进一步掺杂Ce后,高温活性得到恢复,可以归因于Ce促进了活性Cu物种和Fe物种的高度分散。这些发现为多金属掺杂调节铁基SCR催化剂的活性窗口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8.
9.
以川藏线某铁路客运站地板辐射加全空气系统的复合供暖空调方式为对象,研究节能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复合式地板辐射供暖的仿真模型,分析得出了地板辐射100%优先供暖为最节能的控制策略;在地板辐射优先供暖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室内作用温度的控制效果更好,系统的流量变化更加平稳,能耗... 相似文献
10.
回溯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本源,探究一种表里如一的中国建筑设计文法在当前国内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主导的建筑市场中具有重要意义。“亭构”空间原型的概念,出自于中国科学院崔彤教授提出的建筑“模件化”设计理论,其理论背后是对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的高度凝练。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亭构”概念及中西方亭建筑比较下的“亭构”意向,以期由浅入深,从师法自然、源于传统和“亭构”蕴含的中式哲学及审美等方面探讨其内涵。同时,基于“形式-结构-逻辑”讨论“亭构”概念的科学性,摸索其在“传统”和“现代”一体两面中的耦合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将来的中国建筑设计理论及其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