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利用实验室退火模拟装置模拟350 MPa轧硬板在不同退火条件下的工艺试验,将退火后的钢板进行材料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原始轧硬板为轧制纤维状组织,当退火加热温度升高到610~640℃,钢板发生部分铁素体再结晶;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纤维状魏氏组织中出现细小铁素体晶粒和渗碳体,再结晶铁素体晶界析出弥散渗碳体;当退火温度升高到730℃时,弥散析出的渗碳体开始聚集长大,在轧制方向沿晶界分布;基于实验结果,实际工业试验中选择700~750℃的退火温度进行工艺验证,钢板实际性能达到:屈服强度平均值407 MPa,抗拉强度平均值491 MPa,伸长率平均值23%。 相似文献
4.
5.
低概率–高风险极端自然灾害和人为攻击事件的频发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配电网、天然气网、城市交通网络以及信息网络的深度融合为韧性配电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该文首先阐明了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发展韧性配电网的必要性,对不同维度主体耦合系统的韧性评估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然后详细论述了配电网在灾前、灾中、灾后各阶段以及全过程韧性提升策略的建模思路和求解方法;继而归纳了能源互联网背景下配电网与天然气网、交通网以及信息网络深度融合运行时韧性提升策略的研究现状;最后,结合现有工作的不足对未来韧性配电网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6.
7.
为提升厚规格镀铝锌板的表面质量、控制锌花尺寸、增强镀层观赏性,使用热浸镀模拟机组在厚规格钢板基体上制备了不同镀后冷却工艺的铝锌镀层(55.0Al-43.4Zn-1.6Si),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观察了镀层表面和截面的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探讨了镀后冷却工艺对铝锌镀层锌花尺寸、表面及截面形貌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厚规格镀铝锌钢板,在600-380℃温度区间增大镀后冷却速率可降低锌花尺寸、增加枝晶取向的多样性,从而增强锌花立体感;同时可细化镀层组织、减小镀层表面二次枝晶间距,并降低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冷却过程中,600-520℃温度区间是镀层组织形核长大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该温度段增大冷却速率可较为显著地减小锌花尺寸、细化镀层组织、提升镀层观赏性。 相似文献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