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9篇 |
综合类 | 1篇 |
化学工业 | 15篇 |
金属工艺 | 10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8篇 |
矿业工程 | 9篇 |
能源动力 | 1篇 |
无线电 | 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冶金工业 | 11篇 |
自动化技术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为了研究平波电抗器在地震下的动力响应以及设备耦联对地震响应的影响,文中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一典型±800 kV干式平波电抗器进行仿真模拟和模态分析,选取符合场地需求谱的三组地震波进行了地震响应计算,分析电抗器本体顶部加速度峰值、顶部相对位移峰值以及下部支撑绝缘子的根部应力峰值。重新建立双电抗器“T”型耦联模型,采用同样的地震波输入并提取地震响应峰值与单体响应结果对比,研究了耦联对电抗器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在0.2 g地震波下,电抗器本体顶部加速度峰值均值达到2.34 m/s^(2),顶部相对地面的位移最大达到152.97 mm,根部应力峰值均值为22.88 MPa。耦联后电抗器本体顶部两个水平方向加速度峰值均有所降低,在耦联方向上顶部相对地面位移有所降低,而垂直于耦联方向的水平方向上的相对地面位移反而有所提高,耦联对电抗器支撑绝缘子根部应力峰值影响不大。工程中可采用各类减震隔震措施对电抗器特定方向的动力响应进行控制,以保证电抗器在地震下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4.
为了快速评估区域电网内所有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在遭遇地震灾害时的震损风险,文中通过对历年来电力设备的震害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区域地震动衰减规律与设备易损性分析过程结合,得到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震损概率与震级大小和震中距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电网内变电站设备损毁情况的震前风险评估与震后快速评估方法,并通过算例进行了模拟评估。结果表明,设备的震损概率—震中距曲线可以表征设备地震易损性随空间分布的特征,是设备震损风险快速评估方法的核心内容;该方法可同时对区域电网内所有变电站进行震损风险评估,并得到各变电站中不同类型设备的具体震损数量评估值;该方法所需评估时间短、评估效率高;震前风险评估结果可指导变电站设备备品数量安排与应急响应预案编制,震后快速评估结果可指导复电抢修人力、救灾资源调配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评估特高压穿墙套管的抗震性能,建立了某型1200 kV特高压穿墙套管仿真模型,针对该模型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并通过时程计算方法获取地震下穿墙套管的加速度、位移及应力响应,分析其加速度放大系数以及根部应力峰值。基于结构地震响应研究了谱放大系数曲线及其峰值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了法兰加劲肋和安装板厚度对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地震波反应谱平台段内,穿墙套管顶部加速度存在明显放大效应,轴向谱加速度放大系数峰值出现在安装板面外变形模态频率附近。法兰加劲肋的设置可有效降低穿墙套管轴向加速度峰值,并减小安装板和法兰根部的应力峰值。随着安装板厚度的增加,穿墙套管轴向加速度峰值和安装板的应力峰值均减小,且随着板厚越大降低幅度逐渐平缓。 相似文献
6.
7.
在Gleeble- 3800热模拟机上进行了高速工具钢W6Mo5Cr4V2(M2)钢热模拟试验,测试了从650℃到1250℃温度M2钢的高温力学性能,得到了抗拉强度曲线和热塑性曲线,观察了不同温度下试样的金相组织和断口形貌。试验结果表明:M2高速钢的零塑性温度为1220℃,零强度温度为1250℃。良好的塑性温度区为950~1150℃,脆性区主要为1175℃至熔点,在850~950℃存在一个较弱的脆性区。在800℃附近,还存在一个良好的低温超塑性区。分析表明,M2高速钢的高温力学性能与基体组织的相变、碳化物的溶解和低熔点碳化物的熔化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
9.
10.
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是21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指出应重视矿物资源与矿物材料的研究,通过产业界、学术界和官方的密切结合,制定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和高效的研究计划,以科技为先导,充分运用科学技术,有重点地围绕市场需求,开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的产品.应增加研究开发资金的投入,完善研究开发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过程,以提高技术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并使研究经费的扩充呈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