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服装不再仅发挥遮体御寒的功能,还起着审美作用,尤其近代社会以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人们意识观念的变化下,服装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流行文化,服装设计发生重大改变。服装设计师的创意思维逐渐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设计方法不再墨守成规,服装设计与其他领域不断融合,借鉴跨界元素,表明鲜明个性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对流扩散方程、Burgers方程和Modified-Burgers方程等具有相同形式的一类偏微分方程。并且构建了带修正函数项的D1Q3格子Boltzmann模型求解这类方程。为了能准确地恢复出此宏观方程,利用Chapman-Enskog展开和多尺度分析技术,推导出了各个方向的平衡态分布函数和修正函数的具体表达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是稳定、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探究无溶剂聚氨酯水泥弹性体的合理配比方案,研究通过试验观察和物理性能测量等手段来确定该材料的组合成分、各成分的添加比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而获取无溶剂聚氨酯水泥弹性体的荷载-位移曲线,通过该曲线来判断不同配比方案下无溶剂聚氨酯水泥弹性体的物理性能,最终确定该材料在物理性能最优化情况下的配比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光学显微镜来获取无溶剂聚氨酯水泥弹性体的微观物理形貌,发现本次研究所制备出的无溶剂聚氨酯水泥弹性体实现了无溶剂聚氨酯胶与水泥之间的充分黏附,进而实现了水泥韧性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5.
6.
纸和纸板广泛用作食品包装材料,主要用于包装一次性产品。但是食品包装纸中含有一些污染物会迁移到食品中从而威协到消费者的安全。食品包装纸中污染物对食品的污染程度是由迁移到食品中的能力决定的。论文主要研究白卡纸中模拟污染物邻二甲苯、苯乙酮、正十二烷、萘、二苯醚、二苯甲酮、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硬酯酸甲酯在不同温度下向干性食品全脂奶粉和Tenax的迁移规律。研究发现,模型污染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向干性食品中的迁移能力不同。食品或食品模拟物的性质也会影响迁移能力。研究还表明,接触时间以及温度对模拟污染物向食品中的迁移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构建了高效环保的水-固相磷脂酶D(PLD)催化反应体系用于磷脂酰基转移合成磷脂酰甘油(PG)。通过共价结合曲拉通的纳米二氧化硅载体在纯水相中实现磷脂(PC)吸附,载体上的PC在PLD催化下进行水-固界面磷脂酰基转移合成PG。系统研究了载体表面曲拉通质量摩尔浓度对PC的吸附,当载体表面曲拉通质量摩尔浓度为8.5×10~(-8) mol/g时,PC在载体上的吸附率达98%,PG转化率达90.5%。反应动力学符合PC限制的Michaelis-Menten方程。相比于传统双液相反应体系,水-固反应体系避免了有毒易挥发溶剂的使用;转酯反应温度及pH值操作范围扩大;可实现游离酶与载体的回收再利用,游离酶重复利用7次后PG相对产率仍高达80%,载体使用16次后PC吸附量和PG产率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水利部提出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和预案“四预”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针对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情况,在“黄河一张图”的基础上,搭建“数字孪生”数据底板,实现对黄河流域降雨与洪水预报、工程调度、洪水演进、洪水淹没等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实时预警、预报分析、调度决策、精准化预案和数字化仿真。设计了黄河防汛会商预演系统总体框架,分析水雨情监视及预报、水工程调度和洪水演进三个重点业务工作流程,开展“数据底板、预警、预报、调度、预演和预案”功能构建研究,剖析了系统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点,提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系统建成后可提供具备“四预”功能的综合性会商决策体系,提升水旱灾害防御现代化会商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首次利用生物酶催化法对非天然磷脂化合物磷脂酰基γ-羟基丁酸(phosphatidylbutyricacid,PB)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探究。采用磷脂酶D(phospholipaseD,PLD)在有机溶媒-水两相体系中催化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和γ-羟基丁酸钠(sodiumγ-hydroxybutyrate)发生磷脂酰基转移反应合成PB。实验结果表明,有机溶媒、底物摩尔比、反应温度、水相pH都对磷脂酰基γ-羟基丁酸的制备有一定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为:以氯仿为有机溶媒,底物摩尔比(γ-羟基丁酸钠/PC)为90∶1,反应温度为30℃,水相pH为5.5,反应时间为6h,在此工艺条件下的磷脂酰基γ-羟基丁酸的产率为73.51%。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