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8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离子型涂料印花用增稠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的方法,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氧化氢异丙苯-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对丙烯酰胺(AM)、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MAPTAC)进行共聚反应,制备了一种增稠性能好,耐盐性能高,使用方便的阳离子型印花涂料用增稠剂.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影响增稠性的显著性因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含增稠剂3%白浆的表观黏度可达47 Pa·s,0.05%的氯化钠水溶液巾的黏度保留率为32.9%,黏度指数为23.6%,使用时白浆达到最大黏度时间为1 min.  相似文献   
2.
生物基(正)丁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和替代燃料,其主要制备途径为糖质底物的丙酮-丁醇-乙醇(ABE)发酵。受制于发酵副产物多、溶剂浓度低、产物共沸等因素,传统的生物丁醇分离过程存在分离能耗大、成本高等问题,制约其产业化制备。为解决生物丁醇分离的技术瓶颈,近年来,应用新型分离技术实现与ABE发酵过程的耦合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生物丁醇分离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基于汽液平衡、相转移、膜分离技术等新型分离方式的技术特点;并针对多级分离级联系统开发、面向终产物的精馏技术的新趋势、新特点进行剖析和讨论。随着分离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生物炼制工艺开发和集成,生物丁醇的制备成本可望进一步降低,提升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离子对PVA膜材料进行了改性,得到了不同结构的聚离子膜材料.在60℃下测定了的PVA聚离子膜在不同浓度的异丙醇/水体系中的溶胀特性,用气相色谱对其溶胀特性进行分析,并就离子取代对膜溶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取代后的PVA膜对异丙醇的溶解性能优于未经改性的纯PVA膜,且离子取代度的提高会使其溶解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二醋酸纤维素与β-环糊精接枝共聚物(CDA-g-β-CD).首先以二醋酸纤维素(CDA)与1,6-己二异氰酸酯(HDI)反应,得到端异氰酸酯预聚物(NCOCDA),然后将该预聚物与β-环糊精(β-CD)反应得到接枝共聚物CDA-g-β-CD.傅里叶红外(FT-IR)和核磁氢谱(1H-NMR)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以160 g/L明胶水溶液为内水相、含500 g/L PLGA的二氯甲烷为油相,采用快速膜乳化和溶剂蒸发法制备了粒径均一的载醋酸曲普瑞林PLGA微球,微球粒径约30 mm,粒径分布系数Span<0.8,醋酸曲普瑞林包埋率达80.12%,药物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36 d的释放率为72.60%,体外释放行为良好.  相似文献   
6.
以酶法生产生物柴油的废渣为原料,通过预处理、深度皂化、溶剂提取可得到天然植物甾醇。研究结果表明,1 mol/L KOH乙醇溶液体积与原料质量比为10∶1,皂化时间为5 h,皂化温度为80℃,正己烷体积与原料质量比为40∶1的条件下,粗植物甾醇的提取率和纯度分别为95.0%和50.1%。粗甾醇经无水乙醇重结晶2次后,其纯度可达90.13%。  相似文献   
7.
吴涵竹  司志豪  秦培勇 《化工进展》2022,41(3):1318-1329
生物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燃料,使用生物乙醇可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了建立更高效低能耗的生物乙醇回收工艺,原位分离(ISPR)技术应运而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乙醇原位分离的研究进展,从原理及应用等进行多方面详细地介绍,包括气提、真空发酵、吸附、液-液萃取、渗透汽化、膜蒸馏等分离技术。针对分离性能、能耗成本等问题分析了不同分离技术耦合发酵过程的优势及不足,重点回顾了以渗透汽化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总结了渗透汽化膜材料的选择以及膜的制备方法,旨在提升乙醇分离膜性能优化乙醇分离工艺。为整合不同分离技术的特点及优势,聚焦多级耦合分离系统的开发对各级分离技术联用的性能及潜力进行剖析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研判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建设对制药工程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创新性的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水平制药工程人才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北京化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出发,分析了目前该专业本科生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论+实践"贯通式培养课程群和"四步走"实践教学模式,以期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从而培养出社会认可度高、就业竞争力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以杂萘联苯聚醚砜酮(PPESK)/NMP为聚膜液体系,进行了成膜过程凝胶动力学研究;浊点实验表明,随着醇类物质碳原子数目的增多,相图的二相区变小,凝胶过程所需的非溶剂量增多.还考察了不同凝胶浴对PPESK/NMP体系凝胶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絮凝值增大的非溶剂,凝胶过程中所需的非溶剂量增多,凝胶速度降低.凝胶浴中加入溶剂使铸膜液和凝胶浴的化学势差降低,使非溶剂和溶剂的传质速度下降,凝胶速度减小.当NMP浓度为80%时,膜结构由指状转变为海绵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培养理念和评价标准,高等学校积极开展专业的认证工作能够推进教学改革。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和要求下,从微生物学课程角度介绍了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课程质量评价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与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