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5篇
矿业工程   2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酸法地浸采铀矿山树脂脱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高硅酸根、硫酸根的含铀溶液的处置开展了研究。提出利用氧化钙固化溶液中的SiO_3~(2-)、SO_4~(2-)、CO_3~(2-),使用硫酸洗涤残渣进行脱硅液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杂质的固化、铀的回收和碱液的再生利用。在反应温度为20℃、反应180min、氧化钙投加量达到化学反应理论用量的1.05倍的条件下,溶液中杂质离子的去除率在85%以上,铀沉淀率达到76.92%,氧化钙的投入与氢氧化钠的产出比为0.86,回用的溶液满足配制脱硅剂需要。使用硫酸溶解残渣并控制硫酸浓度在10g/L以上,可溶解并回收其中96.25%的铀。  相似文献   
2.
在地浸采铀生产过程中,控制抽注液平衡和高效识别抽注液异常状态是保障浸出效能和井场的安全重要措施。以内蒙古某铀矿为例,介绍了该铀矿抽注液平衡联动控制与抽注液异常监测方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应用数字化技术前后该铀矿山抽注液管控效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应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抽注液平衡控制能有效解决抽注液调控过程中人工控制所存在的劳动强度大、调控不及时和精度不足的问题;合理的模型设计能够高效识别抽注液异常状态。建立抽注液数字化管控体系有助于实现精益化管控、提升井场生产效能、降低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3.
针对内蒙古某地浸铀矿浸采中后期采区的浸出液铀浓度低、资源回收速度慢等问题,提出调节井网布置以改变溶浸液流运移路径的“二次开发”技术方案,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该采区矿体已可以结束“一次开发”,转入“二次开发”阶段,“二次开发”井网停用了所有原注液井,并以原抽液井为新的生产井网,重新部署形成“大五点型”井网格局,通过重构采区溶浸渗流场,减少了溶浸死角;抽注井间距由35 m增至49.5 m,铀浓度累积路径增长,65天内集合样铀浓度由8.84 mg/L提升至13.89 mg/L,增幅达57%;采区浸出金属量增加18.33 kg/d,增幅达39.3%;减少一半以上抽液井数量,每月节约生产用电约4×104 kWh,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明显效果,可推广应用至该矿床其他类似老采区。  相似文献   
4.
丁武  桂增杰 《铀矿冶》2017,(Z1):17-22
本文对内蒙古某地浸铀矿山自动化架构、工艺优化管理以及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建设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运行状况进行了系统性评价。结合现今趋势,对未来发展提出具体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浸采铀是当前砂岩型铀矿开采最主要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进行铀矿开采其生产能力、浸采率、开采成本是地浸采铀工作关注的重点。为提高浸出效率、降低成本,在内蒙古某地浸采铀矿山开展过滤器、酸度、抽液量对铀浸出效能的优化研究与应用。研究表明将过滤器长度控制在4~6m能保证其处于高效工作状态,过滤器上段与品位相对较高的富矿段对接有助于铀浸采率的提升。将溶浸液酸度控制在15g/L左右可提高铀浸出效率和浸出液铀浓度。将抽液量(单宽)维持在0.75m2/h~1.0m2/h,能使采区保持较高的铀生产能力和较低的浸出液量。通过优化的工艺技术参数,优化后的浸出液峰值铀浓度由优化前的28.89mg/L提升至59.72mg/L。采区投运的前两年,铀浸出率由47.20%提升到60.99%,浸出液平均铀浓度由17.43mg/L提升至32.63mg/L,吨铀耗酸减少15.26%,吨铀耗电减少46.51%。从而实现了地浸采铀技术的高效优化。  相似文献   
6.
某地浸铀矿山注液钻孔流量出现“断崖式”下降,经过分析发现,钻孔过滤器附近溶液中含有大量的硅酸类物质,其化学性质稳定,除强碱、氢氟酸外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且会凝聚形成硅酸聚合物而堵塞钻孔。根据硅酸的物理化学特性,提出NaOH洗井工艺,向钻孔内注入NaOH溶液,其与硅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硅酸钠,达到解除钻孔堵塞的目的。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NaOH洗井能有效改善钻孔硅酸堵塞问题,提高钻孔注液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